LJ公司并购商誉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7 20:39
【摘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然主导着我国经济运行的当今时代,企业并购作为企业高效益扩张、迅速做大做强的利器,积极促进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资本市场上发挥着难以替代的关键性作用。商誉作为企业非同一控制下合并的产物随着并购数量及交易金额的不断增加,逐步受到资本市场的重视。并购商誉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商誉越高,在未来经营过程中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潜在价值越大;另一方面,一旦被并购企业无法实现业绩承诺,商誉减值将直接造成企业当期利润的损失,且商誉减值损失确定后不予转回。LJ公司作为一家LED生产制造企业为谋求向户外广告营销转型,从2013年开始漫漫的并购之路。截至2017年年底,LJ公司所产生的商誉总值高达46.38亿元。2017年LJ公司对7家子公司进行了商誉减值,共计提减值准备7.9亿元,商誉之剑已然刺透LJ公司业绩之躯。本文以LJ公司并购商誉为研究对象,以委托代理理论、协同效应理论及信号传递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的研究方法对LJ公司及被并购公司FS公司为主的相关经营财务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在并购FS公司乃至其他标的公司过程中LJ公司并购商誉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探究其成因。最终,再从整体的角度对公司今后的并购业务、并购商誉的形成及后续计量及披露方面提出建议。在LJ公司依靠内生式增长与外延式发展共同拉动企业利润增长的过程中,想要绕过商誉是不可能实现的。被并购公司业绩承诺到期年份陆续逼近,而承诺盈利却接连无法实现,LJ公司未来发展蒙上阴霾。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能够为企业日后并购重组业务及商誉的形成与后续计量提供帮助,进一步向资本市场披露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426.6;F406.7;F271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426.6;F406.7;F2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秀丽;;合并商誉减值:经济因素还是盈余管理?——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12期
2 邢立全;王韦程;;有商誉会好吗?——并购商誉问题研究[J];投资研究;2015年08期
3 张新;苑泽明;马博;;商誉会计准则发展与比较[J];会计之友;2014年33期
4 郑海英;刘正阳;冯卫东;;并购商誉能提升公司业绩吗?——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4年03期
5 冯卫东;郑海英;;企业并购商誉计量与披露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13年08期
6 陶亚文,石春茂;对商誉会计研究的若干思考[J];财会月刊;1998年03期
7 阎德玉;论商誉会计理论重构─—兼评商誉会计“三元理论”[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8 罗飞;谈论商誉的性质及购买商誉的会计处理[J];会计研究;1997年01期
9 葛家澍;当前财务会计的几个问题——衍生金融工具、自创商誉和不确定性[J];会计研究;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崔静;;商誉的本质——协同效应[A];商誉会计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必荣;自创商誉问题研究——一种“资源基础竞争优势观”[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吕洪;并购商誉会计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7年
2 王志
本文编号:2718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2718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