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气象协同服务机制建设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辉;马中元;谢勇;卢秋芳;陈鲍发;;江西强对流天气概念模型及云图特征分析[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2年01期
2 徐娓;龙妍妍;张u&;干全;;广汉机场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方法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3 柳守煜;陈鲍发;;江西区域强对流气候特点及云型分析[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3年03期
4 蒋立辉;鄢政;庄子波;刘佳颖;;一次强对流天气的数值模拟和风场结构分析[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5 吴秋风;;白塔机场一次强对流天气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年23期
6 程小娟;孙芳;;强对流天气下做好气象预报工作的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35期
7 倪丽霞;魏月娥;王建英;姬菲菲;赵斯文;马宁;;宁夏局部突发性强对流天气分析[J];宁夏工程技术;2013年04期
8 聂颖;佘广年;;南京机场强对流天气预警系统的研究[J];空中交通管理;2007年03期
9 倪丽霞;王建英;陶林科;赵立斌;魏月娥;姬菲菲;;加密自动站资料在吴忠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J];宁夏工程技术;2014年02期
10 郑升;;杭州机场强对流诊断分析[J];空中交通管理;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焦热光;陈敏;尤凤春;;快速更新循环在北京地区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尤凤春;吴宏议;魏东;杨波;;2008年6月13日北京强对流天气分析及检验[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章志芹;过宇飞;陈潇潇;周彬;;090614影响华东地区的一次ɑ尺度强对流天气[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曹俊元;查贲;倪琛玲;;杭州地区春季强对流天气的物理诊断分析和预报[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毛则剑;高天赤;周春雨;崔洁;;杭州强对流天气气候特征分析[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蒋义芳;姜麟;钱明;吴海英;王卫芳;王啸华;;江苏省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产品特征分析[A];第三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史诗杨;雷正翠;;常州市2009年初夏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分析[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汪红燕;;6月两次强对流天气的对比分析[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彭洁;傅承浩;朱国光;邹锦明;贺伟建;;湖南省强对流天气特征统计分析[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章志芹;夏健;周彬;;2008年夏季连续两次局地强对流天气的对比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文静 卞峗;今年我国为何频发强对流天气[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申家莲 赵青松 本报记者 赵昕;强对流天气缘何频频“不速而至”[N];巢湖日报;2009年
3 首席记者 卞景海 刘文福;当强对流天气成为常态[N];牡丹江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刘毅;强对流天气来了[N];人民日报;2013年
5 记者 宛霞 通讯员 刘鑫华;南方进入强对流多发季[N];中国气象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鲍晓倩;强对流天气如何测怎么防[N];经济日报;2013年
7 郭树人;第四大天灾:强对流天气[N];北京日报;2013年
8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史颖;认识、预警、防范强对流天气[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9 记者 冯燕;近期我州还会有三次强对流天气[N];昌吉日报;2007年
10 王瑾;上海短时强对流预警平台建成[N];中国气象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闵晶晶;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特征和预报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王晓峰;复杂下垫面环境上海局地强对流天气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3年
3 周率;西昌卫星发射场区中尺度强对流天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伟;湖北两次强对流过程的数值模拟及五种云物理方案对比[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王越亚;两种集合同化方法在强对流天气个例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韩文宇;3DVar和SVD-En3DVar方法同化地闪资料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4 杜坤;多尺度资料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5 华韵子;强对流天气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席世平;中尺度地形对河南省强对流天气影响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7 王雪芹;淮河流域典型强对流天气卫星遥感监测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8 石慕真;黑龙江省强对流天气特征初步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9 常平;鲁西北地区强对流天气预报关键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郭鲁;山东地区夏季强对流天气成因的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42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2742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