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1 20:09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食品的种类、口味等要求日益提高,食品企业也不断推出新的食品策略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然而却有不少商家为了赚取暴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进而导致发生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事件,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消费者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引起消费者对中国食品企业的不信任。为此结合消费者、食品供应链企业以及整个食品行业状况,综合考虑影响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的原因,为食品供应链企业的健康发展,重拾消费者对中国食品行业的信心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带来现实意义。通过2004~2015年食品行业安全事故的客观事实,分析出影响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的可能原因,据此对消费者开展以上可能原因的实地访谈,综合分析主客观因素并从消费者角度编制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的调查问卷,运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1000多份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了人员、技术、设备、管理、消费者、环境六个因子以及各自的影响因素,接着运用AMOS软件对以上因素实施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关于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的初级指标。进而运用云模型确定每个影响因素的权重以及对总目标的权重贡献值,确定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终极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融合了消费者以及食品供应链企业专家们的综合意见。最终采用贝叶斯网络模型对该体系进行评价,得到各个因素对应的风险等级为:技术因素为重大风险等级,人员因素、管理因素为较大风险等级,环境因素、消费者因素为一般风险等级,设备因素为较小风险等级。针对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其所处的风险等级,提出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力求达到降低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重拾消费者信心和保障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物资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426.82;F274
【图文】:

技术路线图,安全风险,消费者,探索性因子分析


8图 1-1 技术路线图1.4.3 研究方法1.因子分析法综合消费者主观感受以及食品安全事故数据的客观事实编制的调查问卷,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安全风险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归纳,随后利用 AMOS 软件对各种因素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目的是识别影响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的最终因素。2.调研分析法从消费者角度编制的问卷内容,一部分来自安全事件的总结,另一部分源于实地访谈了解消费者的意见;对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加权时,通过对

模型图,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因素


员素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设备因素消费者因素35 0. 929 0. 928 0. 976 0.958 0.925 因子分析os 21.0 软件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性因量表进行模拟拟合度评价,该文的结构方程模型共有 311、V12、V14、V15、V21~V27、V31~V36、V41~56、V61~V66,另外包含六个潜变量,分别为人员因、管理因素、设备因素、消费者因素,由于潜在变量无法潜在变量间接测量,其中 V11、V12、V14、V15 的五,V21~V27 的七个指标用来测量环境因素,V31~V3术因素,V41~V46、V48、V49 的八个指标用来测量六个指标用来测量设备因素,V61~V66 的六个指标用的结构模型路径图如图 3-1 所示。

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安全风险评价,二级


第 4 章 基于云模型的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4.1 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价初级指标体系的建立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价初级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基于第三部分的分析得出,从客观事实分析得到的 39 个指标,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删除两个不符合的二级指标,验证性因子分析中删除一个不符合的二级指标,最终共得到 6 个一级指标以及 36 个二级指标,六个一级指标分别为人员因素、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设备因素、消费者因素,36 个二级指标分别与上部分识别出的具体风险因素对应,具体如图 4-1 所示。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俞峰;李荣钧;;基于熵权与集对分析的食品供应链安全预警模型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2年03期

2 窦欣;;基于物联网的我国食品供应链安全策略研究[J];生态经济;2012年05期

3 董千里;李春花;关高峰;;食品供应链风险评判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江苏商论;2012年02期

4 慕静;;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创新与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控制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年10期



本文编号:2789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2789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4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