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技术并购、自主研发对京东方绩效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8 20: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逐渐发达也更加重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国内企业与政府也越来越重视与鼓励创新。科技企业如果想要在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在技术层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但是由于市场环境变化日新月异,对于追求技术的企业,技术并购或者自主研发的方式都有较大的风险。因此,研究技术并购与自主研发两者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为公司创造价值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京东方为具体案例,利用案例研究法对京东方1995-2017年间自主研发与技术并购对企业业绩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京东方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梳理发现,京东方自2001年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并购,并获得了各项核心技术,并购整合后又进行了大量的自主研发投入,业绩逐渐提升。京东方从濒临倒闭的电子管厂逐渐发展成为显示器件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中的技术并购与自主研发经验值得借鉴。所以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技术并购与自主研发是如何协同改善京东方企业绩效的?本文通过分析技术并购和自主研发对京东方绩效的影响发现,技术并购对公司短期绩效影响明显,但是可能会存在财务等风险。如果公司能够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市场地位以及行业特征,将技术并购与自主研发协同起来,这样可以使公司的绩效明显提升。本文希望可以为公司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企业绩效提出建议,并为提高我国同类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提供借鉴。
【学位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273.1;F271;F406.7;F426.6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1.4 技术并购的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本文特色
2 文献回顾
    2.1 技术并购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2.2 自主研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2.3 自主研发与技术并购的关系研究
    2.4 文献述评
3 理论基础
    3.1 微笑曲线理论
    3.2 创新理论
    3.3 技术协同效应理论
4 京东方与行业概况
    4.1 京东方公司概况
        4.1.1 京东方公司基本情况
        4.1.2 京东方发展历程
    4.2 显示器件行业概况
        4.2.1 显示器件行业基本情况
        4.2.2 显示器件行业发展阶段
5 技术并购、自主研发对京东方绩效的影响分析
    5.1 案例分析思路与绩效评价标准
        5.1.1 京东方案例分析思路
        5.1.2 京东方绩效评价标准
    5.2 技术并购、自主研发对京东方绩效的影响
        5.2.1 技术并购与自主研发情况分析
        5.2.2 京东方绩效分析
    5.3 技术并购、自主研发对京东方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5.3.1 技术并购带领京东方真正进入市场
        5.3.2 技术并购与自主研发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
        5.3.3 技术并购与自主研发协同作用下京东方更具竞争力
6 结论与局限
    6.1 结论与启示
    6.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骏川;;技术并购企业研发支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2 余屈;;企业并购、高管特征与企业绩效[J];浙江金融;2011年12期

3 温成玉;刘志新;;技术并购对高技术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1年05期

4 李艳琴;;技术并购对研发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11期

5 刘文纲;侯汉坡;刘春成;;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技术转移研究——以TCL和万向集团的跨国并购实践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08期

6 王玉;翟青;王丽霞;王丹;;自主创新路径及技术并购后价值链整合——上海电气集团收购日本秋山印刷机械公司案例分析[J];管理现代化;2007年03期

7 侯汉坡;刘峰;;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技术并购整合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03期

8 杜兴强;聂志萍;;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短期财富效应实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7年01期

9 赖步连;杨继东;周业安;;异质波动与并购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6年12期

10 冯根福,吴林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本文编号:2846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2846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c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