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优先股的会计处理及经济后果探讨 ——以小米集团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25 04:16
  优先股作为一种融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普通股融资的缺点,被广泛地应用于风险投资领域。尽管优先股融资有其优势,但作为一种混合性证券,优先股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一些难点。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负债和权益划分问题的讨论一直在进行之中,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两套会计准则,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在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划分上存在一些差异,也由此造成了对优先股会计确认及计量的不同。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我国内地许多优质的初创企业为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选择在香港的证券市场上市。根据这些企业公开披露的信息可知,在上市之前,它们很多都以发行优先股的形式获得了风险投资,对优先股的会计处理使其财务报表出现了巨额亏损。虽然这样的处理方式未违背会计准则的规定,也得到了外部审计师的认可,但却给企业的财务报表披上了一层“面纱”。本文在深入研究相关理论文献和会计准则之后,分别阐述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对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划分理念、思路及方法。在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基础上,对优先股常见的合同条款的会计属性进行分析,总结出优先股会计处理的一般思路。选取2018年在香港上市的小米集团作为案例... 

【文章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划分
    2.1 负债定义的探讨
    2.2 国际会计准则的划分思路
    2.3 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划分思路
第3章 优先股的发行现状与相关会计问题
    3.1 优先股的发行现状
        3.1.1 美国企业优先股的发行现状
        3.1.2 香港地区企业优先股的发行现状
        3.1.3 大陆地区企业优先股的发行现状
    3.2 优先股条款的会计属性分析
    3.3 优先股会计处理的一般思路
第4章 小米集团的案例分析
    4.1 案例背景
        4.1.1 小米的发展历程
        4.1.2 小米的主营业务
    4.2 小米优先股的发行情况及条款内容
    4.3 小米优先股的会计处理及影响
        4.3.1 小米优先股的会计处理
        4.3.2 小米优先股会计处理的解析
        4.3.3 小米优先股会计处理的影响
    4.4 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的经济后果
        4.4.1 转换对控制权的影响
        4.4.2 转换后的财务状况
        4.4.3 转换后的市场表现
    4.5 建议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对比
        4.5.1 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4.5.2 引入“夹层权益”项目
        4.5.3 分别确认负债与权益成分的价值
        4.5.4 三种会计处理方法的对比
第5章 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相关建议
        5.2.1 会计准则层面
        5.2.2 信息披露层面
        5.2.3 投资者层面
        5.2.4 企业自身层面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504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30504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7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