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对国际经济格局的作用探讨
发布时间:2022-01-19 22:12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工业品产量在世界前列,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但是整体却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状态,同时我国制造业还存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制造业利润下降、制造业技术含量亟待提升等问题。在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颁发了《中国制造2025》,其中内容为我国工业、制造业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基于此,文章根据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深入分析、了解中国制造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力以及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阐述了中国制造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中国制造产品价值、中国制造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后根据中国制造对国际经济格局的作用,提出了两点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尽一份微不足道的绵薄之力。
【文章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2020,(23)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2015~2019年我国中间件市场规模及预测(亿元)
中国制造中间品贸易结构
图2 中国制造中间品贸易结构“中国制造”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世界工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改革开放数十年时间内,在家电、汽车、农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设备、钢材、棉花、化肥、硫酸、烧碱、乙烯等等方面,制造业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各类工业产品能够满足进出口贸易需求,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体系。自2009年起,我国针对制造业发展先后出台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中国制造开始迈入从大到强的发展过程。我国工业发展水平提升过程是一个“中国制造中间投入”增加过程,在“中国中间制品”增加的背景下,世界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均呈现出幅度大、速度快等特征。另外,全球产业调整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的优势也在逐步下降,中国所具有的“劳动剩余”并不能促进下一阶段中国制造的“高精尖发展”,这也是当下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外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J]. 苏华,郑智昊. 工业技术经济. 2019(09)
[2]中国制造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机遇与挑战研究[J]. 潘云鹤,刘曦卉,明新国,汤永川,刘惠荣. 中国工程科学. 2019(04)
[3]制度距离、经验效应与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 薛求知,帅佳旖. 中国流通经济. 2019(08)
[4]自主创新对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J]. 何郁冰,韩秋敏,曾益. 科研管理. 2019(07)
[5]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基于价值链分布的视角[J]. 刘慧岭,凌丹. 中国科技论坛. 2019(07)
[6]国际油价波动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成长表现[J]. 程冬,郑文平,俞剑.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9(06)
[7]德国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阳晓伟.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05)
[8]“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制造业品牌国际化的影响——基于原产国形象理论视角[J]. 姚琦. 企业经济. 2019(04)
[9]自由贸易协定与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以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为例[J]. 王明涛,谢建国. 国际贸易问题. 2019(04)
[10]新工业革命时代全球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J]. 余东华. 天津社会科学. 2019(02)
本文编号:3597652
【文章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2020,(23)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2015~2019年我国中间件市场规模及预测(亿元)
中国制造中间品贸易结构
图2 中国制造中间品贸易结构“中国制造”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世界工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改革开放数十年时间内,在家电、汽车、农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设备、钢材、棉花、化肥、硫酸、烧碱、乙烯等等方面,制造业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各类工业产品能够满足进出口贸易需求,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体系。自2009年起,我国针对制造业发展先后出台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中国制造开始迈入从大到强的发展过程。我国工业发展水平提升过程是一个“中国制造中间投入”增加过程,在“中国中间制品”增加的背景下,世界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均呈现出幅度大、速度快等特征。另外,全球产业调整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的优势也在逐步下降,中国所具有的“劳动剩余”并不能促进下一阶段中国制造的“高精尖发展”,这也是当下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外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J]. 苏华,郑智昊. 工业技术经济. 2019(09)
[2]中国制造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机遇与挑战研究[J]. 潘云鹤,刘曦卉,明新国,汤永川,刘惠荣. 中国工程科学. 2019(04)
[3]制度距离、经验效应与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 薛求知,帅佳旖. 中国流通经济. 2019(08)
[4]自主创新对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J]. 何郁冰,韩秋敏,曾益. 科研管理. 2019(07)
[5]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基于价值链分布的视角[J]. 刘慧岭,凌丹. 中国科技论坛. 2019(07)
[6]国际油价波动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成长表现[J]. 程冬,郑文平,俞剑.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9(06)
[7]德国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阳晓伟.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05)
[8]“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制造业品牌国际化的影响——基于原产国形象理论视角[J]. 姚琦. 企业经济. 2019(04)
[9]自由贸易协定与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以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为例[J]. 王明涛,谢建国. 国际贸易问题. 2019(04)
[10]新工业革命时代全球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J]. 余东华. 天津社会科学. 2019(02)
本文编号:3597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3597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