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动因及绩效分析
本文关键词: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动因及绩效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这种情况下我国汽车企业要想获得快速的发展,跨国并购是一种较为可行的选择。近年来,我国汽车企业曾多次尝试并购国外汽车企业,但多数都以失败告终。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成功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并购完成后,并购动因是否实现,并购是否提高了吉利的业绩等问题均需要进行验证。为了解决以上几个问题,本文首先对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汽车业务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收集整理了吉利在并购沃尔沃前三年和并购完成后四年的财务数据,从财务表现和非财务绩效两个角度分析这场跨国并购事件对吉利在绩效方面造成的影响。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等内容;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与本文相关的理论并总结了前人的研究;第三章回顾了并购事件的始末并分析了并购的动因;第四章分析了吉利并购沃尔沃前后的绩效;第五章得出结论并说明此次并购对我国其它企业的启示建议。本文研究发现,并购完成后,吉利在财务方面出现了较多问题,其偿债压力比较大,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也有所下降。但是,吉利在品牌价值,自主研发和市场份额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因此,可以认定吉利对沃尔沃的并购是较为成功的。
【关键词】:吉利 沃尔沃 并购 动因 绩效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471;F27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研究目的及方法9-11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11-17
- 2.1 理论基础11-13
- 2.1.1 跨国并购的含义及特点11-12
- 2.1.2 并购的动因理论12-13
- 2.2 文献综述13-17
- 2.2.1 企业并购动因相关研究13-14
- 2.2.2 企业并购绩效相关研究14-16
- 2.2.3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16-17
- 第3章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动因分析17-22
- 3.1 并购双方简介17-18
- 3.1.1 吉利控股集团简介17
- 3.1.2 沃尔沃集团简介17-18
- 3.2 并购过程回顾18-19
- 3.2.1 并购背景18-19
- 3.2.2 并购协议的主要内容19
- 3.3 并购动因分析19-22
- 3.3.1 实施战略转型19-20
- 3.3.2 获取先进技术20
- 3.3.3 扩大市场份额20-21
- 3.3.4 提升品牌形象21-22
- 第4章 吉利并购沃尔沃后的绩效分析22-32
- 4.1 财务指标分析22-28
- 4.1.1 偿债压力增大22-24
- 4.1.2 盈利能力降低24-26
- 4.1.3 营运效率下降26-28
- 4.2 非财务指标分析28-32
- 4.2.1 品牌形象提升28-29
- 4.2.2 研发能力提高29-30
- 4.2.3 市场份额增加30-32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32-35
- 5.1 结论32
- 5.2 建议32-35
- 5.2.1 获取政府支持33
- 5.2.2 明确并购动机33-34
- 5.2.3 重视后期整合34-35
- 参考文献35-37
- 致谢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国汽车企业“重组”是应重规模还是要效益[J];轻型汽车技术;2002年08期
2 喻学锋;我国汽车企业竞争力现状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重型汽车;2004年03期
3 ;美国机动车制动法规的修订及对我国汽车企业的影响[J];交通标准化;2007年01期
4 罗伟;刘介明;;自主创新与我国汽车企业品牌问题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10期
5 朱青松;金明;;我国汽车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龚南安;;关于提高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11期
7 杨东进;;政府对发展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的作用研究[J];经济纵横;2008年04期
8 黄水灵 ,郑青宏;探索我国汽车企业外包经营管理模式[J];汽车研究与开发;2003年06期
9 刘爱花,孙先锦;以品牌赢取市场——兼议我国汽车企业价格战战略[J];江苏商论;2005年10期
10 陈大勇 ,于宏洋 ,王德所;我国汽车企业的生态文化建设[J];世界汽车;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伟;叶迎春;;我国汽车企业规模水平与企业经营状况相关性实证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蕴;我国汽车企业迎来春天[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2 齐欣 曾才豪;10月我国汽车企业出口仍显低迷[N];中国工业报;2009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方芳;“竞争”到“竞合” 新政规范汽车出口[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6年
4 李冉;汽车部件中三个新发明所带来的行业思考[N];国际商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谌洁;汽车企业全年出口或超金融危机前水平[N];中国工业报;2011年
6 蒋东镭;汽车巨头不惜血本搞研发 国内车企差距明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7 宋宝泉;立足国内 夯实基础 自主品牌发展要下真功夫[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蒋东镭;汽车巨头不惜血本搞研发[N];中国汽车报;2005年
9 郭嘉轩;汽车产业繁荣背后凸显创新不足[N];中国质量报;2006年
10 王海蕴;汽车“三包”挑战我国汽车企业实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梦奎;我国汽车上市企业运营状况综合评价与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2 程弘宇;我国汽车产业的逆向外包与产业升级[D];浙江大学;2016年
3 袁帅;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动因及绩效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4 袁帅;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动因及绩效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5 叶涛;我国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王平;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汽车企业战略转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胡德勇;我国汽车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价[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8 余翠芬;我国汽车企业重组:动因、现状及对策[D];长江大学;2014年
9 朱青松;我国汽车企业专利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龚南安;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动因及绩效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2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492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