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企业异质性、市场化与生产率分布

发布时间:2017-07-16 21:34

  本文关键词:企业异质性、市场化与生产率分布


  更多相关文章: 企业异质性 伽马分布 市场化


【摘要】:本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估计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生产率分布进行了比较,统计检验发现东中西部地区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缩小的趋势;利用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发现区位优势对生产率存在显著溢价;通过检验企业生产率分布情况,发现企业生产率分布是右偏的,大量的企业生产率处于低水平范围;利用伽马分布估计了省级层面的生产率分布参数,发现伽马分布的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逐渐变大;在此基础上,利用估计出来的参数构造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市场化程度与分布参数显著正相关,但对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的影响程度不一样,这间接解释了我国区域间生产率差异为什么持续存在。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企业异质性 伽马分布 市场化
【分类号】:F425
【正文快照】: 一、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我国是一个转型国家,市场化程度是对一地区市场有效度的直接衡量,市场化程度高低影响资源配置好坏,资源配置好坏又决定了地区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靳来群;林金忠;丁诗诗;;行政垄断对所有制差异所致资源错配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04期

2 蒋为;张龙鹏;;补贴差异化的资源误置效应——基于生产率分布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02期

3 陆铭;向宽虎;;破解效率与平衡的冲突——论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04期

4 高凌云;屈小博;贾鹏;;中国工业企业规模与生产率的异质性[J];世界经济;2014年06期

5 孙浦阳;蒋为;张煈;;产品替代性与生产率分布——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J];经济研究;2013年04期

6 聂辉华;贾瑞雪;;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J];世界经济;2011年07期

7 刘瑞明;石磊;;国有企业的双重效率损失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定星;;企业异质性、市场化与生产率分布[J];统计研究;2016年08期

2 鞠市委;;我国金融资源错配及其影响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年07期

3 高荣伟;;国企改革的路径研究——以房地产国企为例[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4 刘玮;李逸飞;李静;;“十三五”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学热点问题的研究动态[J];区域经济评论;2016年04期

5 宫芳;赵燕;;国有企业对东北地区就业的挤出效应[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6 甘小军;潘永强;;论国有企业对非国有经济及整体经济的拖累[J];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07期

7 吴明琴;童碧如;;产业集聚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证据[J];产经评论;2016年04期

8 刘江;刘旗;;国有工业企业规模对资本效率的门槛效应[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9 阚大学;吕连菊;;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吗——基于Heckman模型的实证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10 卞晓丹;钟廷勇;;空间集聚与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基于要素错配的视角[J];江海学刊;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汝岱;;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经济研究;2015年02期

2 韩剑;郑秋玲;;政府干预如何导致地区资源错配——基于行业内和行业间错配的分解[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11期

3 任曙明;张静;;补贴、寻租成本与加成率——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10期

4 戴静;张建华;;金融所有制歧视、所有制结构与创新产出——来自中国地区工业部门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3年05期

5 孙浦阳;蒋为;张煈;;产品替代性与生产率分布——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J];经济研究;2013年04期

6 靳涛;黄信灶;;二元竞争、政府悖论与要素扭曲——基于中国转型式经济增长特征的揭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6期

7 章韬;孙楚仁;;贸易开放、生产率形态与企业规模[J];世界经济;2012年08期

8 邵敏;包群;;政府补贴与企业生产率——基于我国工业企业的经验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7期

9 白俊;连立帅;;信贷资金配置差异:所有制歧视抑或禀赋差异?[J];管理世界;2012年06期

10 苏振东;洪玉娟;刘璐瑶;;政府生产性补贴是否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基于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微观计量分析[J];管理世界;201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树林;;劳动的社会生产率与劳动的自然生产率——关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一点意见[J];经济研究;1982年03期

2 肖牧;计算生产率指标的方法[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7期

3 崔世娟,魏刚,陈良猷;中国生产率初步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李连发;;上市公司多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02期

5 龙飞;戴昌钧;原道谋;;论生产力的生产率测评制度缺陷与改进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6年09期

6 苏日娜;;服务生产率困境及改进策略[J];经济论坛;2009年24期

7 叶彬;;我国企业集团背景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05期

8 Ben Dolman;欧阳晓灵;谢琪;;澳大利亚生产率不再高速增长的原因分析[J];经济资料译丛;2010年03期

9 张懿玮;徐爱萍;;服务生产率困境的原因分析及改进对策[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戴觅;余淼杰;;企业出口前研发投入、出口及生产率进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觅;余淼杰;;企业出口前研发投入、出口及生产率进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2 孟令杰;顾焕章;;中国农业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其构成分析[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施晓丽;石爱虎;;福建省中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演变及分解[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星星;;中国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测度及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C];2013年

5 王玲;涂勤;;中国制造业外资生产率溢出的条件性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1期[C];2007年

6 刘振娥;单传宝;;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成因分析——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李晓萍;;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与地区生产率差距: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8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9 韩中;;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性分析——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10 石海平;;石景山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artin S. Feldstein邋实习生 白杰;收入,生产率,哪个增长快?[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2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 实习生 赵方宇;绿色GDP时代,请精算“碳生产率”[N];文汇报;2009年

3 程海东;全球生产率增速:东风压倒西风[N];中国贸易报;2006年

4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嵇尚洲;立足于提高生产率水平推进城镇化[N];人民日报;2014年

5 ;中国经济再十年[N];解放日报;2011年

6 张军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樊纲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主任);展望激流涌动的亚洲经济[N];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 张军;中国经济再十年[N];经济观察报;2011年

8 徐翼;中国步入发达经济体还有距离[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9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系,,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郑江淮;中国的比较优势哪里来?[N];中国经营报;2008年

10 ;中国竞争力提升之本[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萍;异质性企业的出口生产率悖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周天欢;产业生产率与国际竞争优势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刘丹鹭;中国服务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黄苹;基于溢出源视角的R&D溢出对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饶敏;高校高绩效工作系统及其对研究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常建新;企业要素错配、技术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D];西北大学;2015年

7 田敏;生产率与企业出口行为[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石慧;中国省际间农业生产率差异及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孙大文;我国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刘建森;中国制造业企业IT投资对生产率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文娇;基于环境视角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2 刘源;要素配置扭曲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D];复旦大学;2014年

3 韩冬冬;出口复杂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4 王硕硕;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全要素生产率[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5 马标行;四川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6 边啸;交通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别蒙;我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8 李琳;我国区域碳生产率的驱动因素及其收敛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9 王樱洁;我国沿海渔业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及海域收敛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0 王琦晖;什么影响了中国工业行业生产率差异度的变化?[D];复旦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50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550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7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