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ERP系统应用中企业管理模式趋同能力的等级分析
本文关键词:ERP系统应用中企业管理模式趋同能力的等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科技论坛;(2006年3月)第2期;ERP系统应用巾芷业管理模式;趋同雒力昀等级分析;王惠芬;(暨南大学企业发展研究所ERP研究中心,广东广州;摘要:本论文分析了ERP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引入了;Maturity;ModelforEnterpriseMode;Convergence)来衡量ERP系统应用过程;可管理级、优化级描述了管理模式趋同能力的五个阶梯
中国科技论坛
(2006年3月)第2期
ERP系统应用巾芷业管理模式
趋同雒力昀等级分析
王惠芬
(暨南大学企业发展研究所ERP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本论文分析了ERP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引入了企业管理模式趋同能力成熟度模型EMC—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forEnterpriseMode
Convergence)来衡量ERP系统应用过程中的管理模式趋同能力等级,分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
可管理级、优化级描述了管理模式趋同能力的五个阶梯。EMC—CMM模型将推动ERP系统中企业管理模式趋同过程的透明化和规范化,提升我国企业ERP系统应用的成功率。关键词:ERP;趋同;成熟度模型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1
ERP实施中管理模式趋同问题
效益。
我国企业在实施中外ERP系统软件的过程中
ERP实施效益的获取与管理模式的趋同程度、比较注重软件系统的实施管理,对ERP实施中的业管理模式的创新程度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企业实务流程描述、软件上线过程的管理相对较为规范,但施ERP系统会因为ERP软件水平、企业本身的管理是对ERP实施过程中各个阶段所涉及到的企业现水平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效益。由于ERP软件不同、有管理模式如ERP系统中的企业管理模式趋同能ERP应用企业的规模不同、ERP实施的阶段性不力却分析较少。
同,企业的ERP应用效益评价会不同,而且不同层1)忽视管理模式趋同分析。
次的管理人员对ERP系统应用效益的评价也会有企业实施ERP的过程实际上是ERP系统中隐所侧重,甚至对ERP系统的效益评价存在异议。由含的管理模式与企业实际管理模式之间趋同的过于忽视从管理模式趋同角度评估ERP系统的效益,程。企业管理模式的差异是我国企业实施ERP系统导致某些企业对ERP系统的管理模式创新价值认一直面临的问题,不论是实施国内的ERP软件还是识不足,使得企业的高层领导对ERP系统促进企业国外的ERP软件都涉及到企业现有管理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的战略价值认识不足,导致对ERP系ERP系统中的管理模式的差异问题,只不过差异程统的支持不力。
度大小不同而已。但是,由于对ERP实施过程中企3)忽视管理模式的新旧对比和管理模式移业现有管理模式和ERP中隐含的企业管理模式的植。
求同存异过程缺乏深入研究,使得我国企业实施ERP系统中隐含的管理模式包含了现代管理ERP系统存在实施管理不善的问题,导致某些ERP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冲突项目的失败。
大。由于ERP系统供应商并未完全把管理模式提炼2)忽视从管理模式趋同角度评估ERP系统的
出来给应用企业参考,也没有对ERP软件中企业管
基金项目:本论文得到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制造企业ERP/ERPII系统应用及其管理模式趋同分析”(项目号5006061)、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点项目“基于企业管理模式的ERP快速实施方法论研究”(项目号03JDxM63004)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外MRPII/ERP软件系统及其实施方法的比较
研究”(项目号70002003)的资助。收稿日期:2005—11—20
作者简介:王惠芬,1967年生,女,湖南长沙人,暨南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生产管理与ERP/ERPII。
万
方数据
第2期(2006.年3月)
中国科技论坛
理模式所适应的目标企业进行说明,导致某些企业选型失败,也导致某些企业管理咨询顾问只了解个别ERP系统的功能模块、但对总体的企业管理参考模式认识不足。国外高端ERP系统隐含的企业管理模式没有提炼出来供企业管理人员参考、国内ERP软件公司在开发ERP软件时忽视对整体管理模式的架构分析既影响了我国企业ERP系统的快速实施,也影响了国内ERP软件企业的功能提升和模式扩展,更影响了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在ERP系统实施中的知识转移速度。
以上问题反映了管理模式趋同程度的大小对ERP实施效益的获取有相当大的作用。如何把ERP系统中隐含的管理模式快速移植到企业中成为企业实施ERP系统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而客观评价企业现有管理模式向ERP系统中的管理模式的趋同能力更是理论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研究问题。因此,本论文将重点研究ERP系统应用中的管理模式趋同能力等级。
2关于趋同的研究综述
在生物学里,趋同是指生物从不同的进化起点出发达到相似的生物功能的现象。趋同概念后来被引进到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王长坤、尹洁¨1等研究了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趋同的趋势。文化趋同是指具有共性的文化被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所选择、吸收,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渐渐出现规范化、制度化、合理化的趋势,并被强化成为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过程。施卓敏[21总结了国外学者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各国消费者行为趋同的研究,克莱蒙特等人(Clements&Chen,1996)通过对较广范围的商品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的分析来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消费行为模式。他们运用消费指数作比较研究,发现不同国家的消费行为开始出现数量上的相似性。黄少军[31研究了经济增长理论与趋同问题,对国外经济趋同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指出“最早发表文章分析经济增长趋同的是鲍莫尔。他从麦迪逊的资料中发现16个OECD国家1970~1979年间的生产率增长率与起始时期的生产率水平负相关,即存在后进国家向先进国家的“趋同”,且趋同的速度也逐步加快。鲍莫尔还发现发达国家间(自由市场经济国家)的趋同十分明显,中等收入国家趋同微弱,低收入国家则表现了一定程序的分化,这种趋同后
万
方数据来被称为趋同俱乐部现象。黄少军还归纳了国外对趋同中的路径依赖特性的分析,指出“巴罗等进行计量分析证明了‘条件趋同’现象存在,即经济增长表现出“路径依赖”的特性。
生物学、文化学、经济学里的趋同研究为ERP系统中的管理模式趋同研究提供了参考。企业管理模式趋同还可以借鉴社会学里的家庭趋同以及文化学里的趋同概念,工业化、信息化改变了企业管理的进程,使得世界任何地方的企业进程受到影响,具有共性的企业管理模式被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企业所选择、吸收,使得企业管理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出现规范化、标准化趋势,而且被强化为企业的基本管理特征。企业实施ERP系统也是选择、吸收具有共性的企业管理模式的过程,ERP系统应用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管理模式呈现共性。此外,企业管理模式趋同也具有等级。当企业管理模式趋同的出发点不同,趋同的速度和等级将有所区别。但是,初始条件不同的企业由于采用了同样的ERP系统也可以最终趋同于同样的企业管理模式。其中趋同的结果由企业内部的结构因素、历史状况以及所选择的ERP系统等因素共同决定。趋同的结果是企业管理模式朝着某种共同的类型而发展,在企业组织结构、计划方式、成本核算方式等方面出现趋同。只有结构特征相同,初始状态相互接近、实施ERP软件相似、实施的程度近似的企业最后趋同于相似的管理模式。
3测量ERP系统应用中的企业管理模式趋同能力
企业实施ERP系统是一项管理模式的趋同工程,其中存在中外管理模式的冲突、交汇和聚合。由于我国多数企业对ERP系统本身管理模式不熟悉、对ERP实施过程的管理模式的变迁缺乏经验,因此很难对实施质量进行把关。下面借鉴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建立我国ERP系统应用中的企业管理模式趋同能力成熟度模型,参照模型对管理模式趋同能力进行等级划分,以促进ERP软件企业、ERP应用企业、企业管理咨询企业提高趋同能力,使得管理模式趋同过程透明化、规范化,提高我国ERP系统实施的质量。
1)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
为了提高对软件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力,1987年
中国科技论坛
(2006年3月)第2期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提出了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该模型把标准化大批量流水生产模式由服务业引入到了软件制造业,为软件企业提高软件生产效率提供了一个改进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是软件组织的软件过程越成熟,生产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的可能性就越大。模型为软件过程能力改进提供了一个阶梯似的进化框架。SW—CMM模型的阶梯共有五级,第一个级别是初始级,第二个级别是可重复级,第三个级别是已定义级,第四个级别是可管理级,第五个级别是优化级。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按照软件生命周期过程的成熟度来度量组织的软件工程能力,促进软件组织提高软件过程的质量控制。
2)企业管理模式趋同能力成熟度模型。由于ERP系统开发首先是对现实中的企业问题和管理方案进行抽象形成为管理模式,然后把管理模式设计到ERP系统中,最后通过ERP软件实施把管理模式移植到企业中,进而带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ERP软件中管理模式的开发和移植是可以借鉴SW—CMM模型的。此外,ERP的实施过程是对ERP软件中的管理模式进行客户化配置,是把部件化的、半成品化的ERP软件转化为ERP成品的过程,是ERP软件项目生命周期的后半生,其中的主线是ERP产品中的管理模式的装配过程,因此,ERP系统实施过程可以借鉴SW—CMM模型。最后,ERP软件实施过程涉及到软件公司、咨询公司和应用企业三方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开发和使用,企业管理模式检索、企业管理模式判断、企业管理模式适应、企业管理模式装配、企业管理模式进化等趋同过程是三方趋同过程能力的体现。因此,本论文把SW—CMM模型移植到ERP系统应用中来,并建立ERP系统应用中的企业管理模式趋同能力成熟度模型EMC—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forEnter-
priseMode
Convergence)。
EMC—CMM模型的建立基于这样的假设:ERP系统应用中一个更加成熟的模式趋同过程可以生产出更高质量的管理模式,可以使得趋同过程透明化、规范化,并且使得趋同过程强制化,从而提高ERP系统中的管理模式生产效率。借鉴SW—CMM模型,本论文把EMC—CMM模型的进化路径分为五级,第一级是初始级,第二级是可重复级,第三级是已定义级,第四级是可管理级,第五级是优化级。
万
方数据3)企业管理模式趋同能力的度量。
ERP系统应用中管理模式趋同能力存在从低到高的阶梯式改进路径,评估能力成熟度可以从关键趋同过程及其过程能力两个方面进行测量,关键趋同过程主要有8个阶段,也就是管理模式的检索、判断、验证、适应、调整、装配、运行、进化等8个关键过程。过程能力则是衡量过程中的活动是否全面、过程中的活动是否透明化、规范化、强制化的程度,过程不全,则能力成熟度低,反之则高。针对企业实施ERP系统时趋同活动领域的多少和关键活动能力可以对企业管理模式趋同能力成熟度进行评估。
4
ERP系统应用中的企业管理模式趋
同能力成熟度等级
1)初始级。①初始级定义。企业管理模式趋同
能力的初始级是指趋同过程处于不明显、行为处于不规范的状态。初始级别的管理模式趋同过程是混乱的,而且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判断也是模糊不清的。这类企业ERP系统中的管理模式趋同能力属于初始级,企业对ERP系统的了解主要停留在功能模块层次,对ERP系统中的功能模块之下的管理模式不清楚,对于ERP系统中的管理模式范围和具体内容是否与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冲突也不是很清楚,因此,ERP应用过程中管理模式趋同的过程是个黑箱,难以做到趋同的透明化、规范化,ERP软件企业和ERP应用企业的管理模式趋同能力都比较低。②初始级的管理模式趋同存在以下问题:aERP应用企业对管理模式的新旧对比不足。初始级的企业虽然也成立了项目小组,但是在ERP选型时对ERP系统的理解不是很深入,对管理模式的新旧对比不足,不知道怎样考察软件商和软件、企业对ERP的需求也不明确,总的说来是不知道ERP到底能够给企业做什么。因此,企业对整个ERP系统中的管理模式消化不足,对管理模式的冲突和聚合准备不足。有的企业为了追赶时髦,实施了国外先进的ERP系统,风头过后才发现系统的流程要求严格、企业根本消化不了国外的ERP系统,最后企业发现庞大的实施费用负担不起,只好对ERP系统作冷处理。由此可见,对国内外ERP系统中隐含的企业管理模式的适应性考虑不足是国外先进的ERP系统在我国某些企业实施失败的主要原因。b某些ERP软件对企业管理模式的提炼不足。初始级的管理模式趋同还有
第2期(2006.年3月)中国科技论坛
ERP软件公司的问题,主要是ERP软件企业对管理模式的提炼不足,依据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开发ERP系统,“穿新鞋、走老路”。某些ERP软件公司的产品并没有吸收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而是针对手工管理模式进行系统开发。此外,初始级别的企业管理模式趋同成功与否很大程度还取决于软件公司的支持力度和实施能手的经验,如果ERP软件公司的实施人员不能留住,ERP项目就接近瘫痪状态,ERP系统的投资难以回收。CERP应用企业不具备模式趋同的稳定环境。初始级的企业在趋同的环境上也存在问题,企业不具备稳定的ERP实施环境和维护环境,管理模式趋同的成熟能力取决于某几个人的个人能力,如果ERP实施主力不能如期完成任务,企业领导就换人。由于没有给模式趋同过程以充分的适用过程,使得趋同过程的主观意愿强、个人英雄主义浓厚。
因此,初始级的企业管理模式趋同过程处于未加详细定义的无序过程中,企业的现有管理模式、ERP系统中的管理模式、模式趋同的进度、ERP系统的实施进度、项目预算、项目预期成果等不可预测,遇到问题时常常放弃原有的实施计划,导致项目延期、超过预算、ERP系统实施不了了之等。
2)重复级。①重复级的定义。重复级的趋同能力主要指ERP应用企业和ERP软件企业具有多次重复管理模式趋同过程的能力。该级别的ERP应用企业及ERP软件企业都具有多次实施ERP系统的经验和能力。一方面,软件企业有了多个管理模式的集合,而且在多家企业应用。另一方面,ERP应用企业也实现了企业现有管理模式向ERP系统中的管理模式趋同,并且把趋同后的管理模式向其它分公司推广,使得趋同后的管理模式向其他企业输出,ERP应用企业具有了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重复模式趋同过程的能力。②重复级的优势。企业管理模式趋同能力的可重复级主要是基于以往模式趋同的经验来计划和管理新的ERP应用项目,项目组成员总结了初始级的经验,提炼了过去趋同过程的经验,使得管理模式趋同不只是在一个企业展开,,而且在多个企业展开。可重复级积累了两方面的经验,即ERP软件企业已经成功地实施过多个ERP项目,对企业管理模式的趋同有了经验,ERP系统中的管理模式也重复使用过,也吸收了众多企业管理模式的长处。另外一个方面是ERP应用企业对企业管理模式
万
方数据的趋同也有了经验,在企业内部某些部门或者企业之间实施过ERP系统、对其中的管理模式趋同过程有了经验。因此,ERP软件公司和ERP应用企业对管理模式趋同过程达到了透明化、规范化、可重复的程度。③可重复级的问题。可重复级的管理模式趋同有以下问题:a项目依赖项目经理的责任心及其项目调度能力。重复级的管理模式趋同中项目经理能够对成本、进度和ERP的实施负责,出现问题时可以采取纠偏措施,通过项目经理的协调达到计划承诺的程度。但是,由于可重复级的模式趋同仍然是单件小批量趋同,如果项目经理不得力、项目经理需要负责的ERP项目太多,则ERP项目的实施目标和计划仍然有落空的危险。b忽视新旧管理模式的效益比较。可重复级管理模式趋同虽然有了趋同的新旧模式对比,但是还没有上升到对新旧管理模式的效益进行对比的程度。企业由于资金限制还难以请咨询公司进行项目咨询,而且ERP软件公司由于本身规模小还难以对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劣进行判断。因此ERP系统应用中管理模式趋同效果还难以量化。可重复级虽然对ERP软件中的模式进行了移植,但是较少涉及到企业新旧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使得整个项目以ERP软件企业提供的企业管理模式为主。如果ERP软件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包含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那么ERP系统应用还难以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模式水平。C忽视文档管理。可重复级的ERP实施虽然有了重复实施ERP项目和管理模式趋同的经验,但是经验没有落实到文档上。重复级的趋同主要重视项目的趋同,但是存在忽视项目文档管理的缺陷。作者在ERP系统的调查中发现,有的企业从ERP项目开始到完成仅仅十多页的文档,文档被关键实施人员自我保存,关键的ERP软件配置参数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使得企业对ERP应用中的模式适应和模式进化没有记录,使得ERP实施是师傅带徒弟的小作坊生产方式,导致后续实施难以追踪前期的详细资料,项目经验沉淀在实施人员的脑海。忽视文档管理严重制约着我国小型ERP软件公司的成长,也给广大企业对ERP项目的后期维护带来隐患。加强文档管理是企业从可重复级向可定义级提升的必经之路。
3)已定义级。①已定义级定义。已定义级定义了ERP系统应用中管理模式趋同的过程,并对趋同前后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度量,用这些度量数据来管
中国科技论坛
(2006年3月)第2期
理和控制趋同过程,并产生出标准化的过程文档。达到可定义级的趋同能力后,ERP应用企业可以从标准模式集合中裁剪模式得到合适的管理模式集合,趋同过程可以应用于不同地区的ERP项目上,模式的适应可针对企业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裁剪,并形成新的管理模式版本。②已定义级的优势。已定义级的企业管理模式趋同等级对趋同过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因此,可以围绕管理模式趋同而制定项目计划、确立系统规模、确认二次开发程度、衡量模式趋同的工作量,整个项目实施的重点是对趋同问题进行预测,可以预先把趋同问题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已定义级的管理模式趋同在跨国经营中很多。前几年高露洁公司、宝洁公司等合资企业进入中国时未开工先上ERP系统,他们就是通过ERP系统把国外的管理模式移植到中国的合资企业里,而且对模式趋同的进度和质量可以预先控制。已定义级的ERP实施对项目目标和计划有明确的定义,对项目过程中模式趋同的进度及其可交付的文档内容也有标准定义,对组织各方成员的责任有明确规定,使得项目的管理人员能够获得精确、及时的模式趋同状态信息,便于对趋同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控制,对趋同过程的质量进行跟踪。
4)可管理级。①可管理级定义。可管理级对管理模式趋同前后的内容进行度量,并对模式趋同的质量进行评审。对模式的趋同过程有质量保证和监督。②可管理级的优势。企业管理模式趋同的可管理级是在已定义级基础上对趋同目标和趋同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对于所有模式趋同过程的工作量和质量连续计量,因此,整个趋同过程具有可预期的商质量。为了达到模式趋同的高质量,ERP项目规定了高层经理必须介入趋同过程的具体层次和具体时间,对项目经理介入趋同过程的时间也做了硬性规定。此外,可管理级的管理模式趋同非常重视不同管理部门间的协调,对于部门间协调的工作也进行了量化,对于项目例会制度也进行了量化,对于跨部门的实施小组中的工作也有计量。跨部门的工作包括信息部门派到管理部门的人数和工作量以及管理部门支持信息部门的人数和加班工作量;最后,可管理级的管理模式对趋同过程中项目偏离计划标准的情况有书面评价和记录,并且由企业高级经理进行审核、批准。③可管理级的核心工作是培训。可管理级的模式趋同围绕一个核心工作“培训”来展开,整个
万
方数据趋同过程从头到尾都定义了各级人员的培训内容、培训进度和培训时间,而且每次培训都通过考核来评估培训质量,培训的老师也必须具备认证的培训资格。可管理级趋同的培训内容包括现代企业的运作模式、ERP系统中的管理模式、企业现有管理模式及ERP需求分析等内容,还包括开发工具培训、编码培训、系统测试培训、软件操作手册培训、管理制度的培训、软件维护培训等。
5)优化级。①优化级定义。企业管理模式趋同的优化级是ERP系统应用的最高级,企业通过引进管理咨询和ERP系统对整个企业的模式趋同过程不断优化,对企业模式趋同过程中的管理变革进行合理预期,对变革过程合理控制,并且获得预期的变革效果。②优化级的特点。企业管理模式趋同的优化级要求企业有优厚的资金、有较强的管理基础、有训练有素的ERP系统实施队伍,而且能够寻找市场上成熟的ERP名牌产品和咨询厂商。企业管理模式趋同优化级的企业会预期ERP实施对财务、采购、生产、人力资源等关键管理领域的变革,能预先判断变革的阻力,主动寻找出企业现有管理模式的长处和短处,并且达到用西方管理模式改造企业自身管理缺陷的目的。同时,企业善于辨别管理咨询方案、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对管理变革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稳妥地对ERP应用过程中管理模式冲突、交汇和聚合过程进行控制。优化级别的ERP应用企业可以自发地不断改进ERP系统的应用,对可能的模式变革和持续改进进行优化。其中优化工作包括对可能的变革进行识别、评估管理模式趋同的效果、批准变革、实施变革;持续改进又包括定义目标、分析问题的来源、测量改进的效果等。③优化级中管理咨询公司的作用大。进行优化级的企业管理模式趋同需要企业一方面熟悉ERP系统的性能及其蕴涵的西方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熟悉我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及其发展规律。谨慎的公司还要求咨询公司和ERP供应商对典型的管理模式变革进行先导性的试验和示范模型的演示,这样可以对未来遇见的问题和结果定义,从而确立ERP系统中管理模式涉及的管理区域及其导入顺序,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来决定是否终止管理模(下转第102页)
式的趋同过程。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各类资格考试、71ERP系统应用中企业管理模式趋同能力的等级分析_图文等内容。
12
下载地址:71ERP系统应用中企业管理模式趋同能力的等级分析_图文.Doc
【】最新搜索
ERP系统应用中企业管理模式趋同能力的等级分析_图文
考前复习和考试
印度阿旗陀石窟窟形分为支提和毗诃罗两种类型
中大汽车二期工程建成投产产能增至万规模
微博信息安全管理的制度分析
东营市公交汽车改装及加气站经济性研究_图文
在尽职尽责方面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课后测试答案
药品有效性是药物的重要特性
河南能源文化理念心得体会 (8)
专门化实训及鉴定取证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本文关键词:ERP系统应用中企业管理模式趋同能力的等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9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59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