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生态效率的统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工业生态效率的统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效率 工业 区域 数据包络分析 空间杜宾模型
【摘要】:中国长期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为代价的,对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近年来,天气反常、自然灾害频繁等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学术工作者开始研究如何把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以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心上来。其中,工业作为一国发展的重要产业,它对于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的破坏更是明显。因此,以生态效率为核心的中国工业区域评价对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本文对生态效率的内涵进行探讨,把生态效率边界变动的原因归结为规模边界、能力利用边界和生态边界三个方面。以中国个省份年至年为研究样本,从资源消耗、污染排放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和方法对区域工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进行区域分析和评价。最后通过因素的机理分析,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以能源结构、技术进步、环境政策和对外开放程度作为工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本文对区域工业生态效率的科学测算,是建立在把总效应分解为外部环境因素调整效应和随机噪声调整效应的基础上的。经过秩和检验发现两个效应均是显著的,说明调整效应的必要性。空间计量分析得到有益的结论,我国进一步提升工业生态效率水平应当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支持技术创新,发挥环境政策支持效应,理性对待外商投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关键词】:生态效率 工业 区域 数据包络分析 空间杜宾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6
- 1.1 引言9-11
- 1.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1-13
- 1.2.1 主要研究内容11-12
- 1.2.2 研究方法12-13
- 1.2.3 研究技术路线13
- 1.3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13-14
- 1.3.1 研究的重点13-14
- 1.3.2 研究的难点14
- 1.4 论文可能创新点14
- 1.5 本文结构14-16
- 2 生态效率研究现状综述16-21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6-19
- 2.2 生态效率研究现状评述19-21
- 2.2.1 研究现状评述19
- 2.2.2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19-21
- 3 生态效率内涵界定21-24
- 3.1“效率”与“生态效率”21-22
- 3.2 生态效率的边界22-23
- 3.3 生态效率与相关概念关联分析23-24
- 4 区域工业生态效率的测度与评价24-47
- 4.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适用性分析24-31
- 4.1.1 DEA方法基本原理24-26
- 4.1.2 DEA模型选择26-31
- 4.2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31-35
- 4.2.1 指标选取31-34
- 4.2.2 数据说明34-35
- 4.3 区域生态效率测度结果及评价35-45
- 4.4 区域生态效率测算小结45-47
- 5 我国区域工业生态效率的空间分析47-60
- 5.1 空间计量经济学适用性分析47-52
- 5.1.1 空间计量经济学简述47
- 5.1.2 空间效应47-48
- 5.1.3 空间计量基本模型48-52
- 5.1.4 区域工业生态效率空间计量的必要性分析52
- 5.2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造52-53
- 5.3 影响因素机理分析53-55
- 5.3.1 影响因素选取53-54
- 5.3.2 影响因素机理分析54-55
- 5.4 空间计量实证分析55-60
- 5.4.1 样本数据说明55-56
- 5.4.2 空间计量实证结果56-58
- 5.4.3 空间计量结果分析58-60
- 6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60-64
- 6.1 研究结论60-61
- 6.2 政策建议61-63
-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63-64
- 参考文献64-68
- 附录68-81
- 致谢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序;王军莉;;企业生态效率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7年07期
2 董素红;;论生态效率对企业经济业绩的影响[J];金融经济;2007年10期
3 李先莉;;生态效率会计评价体系的构建[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年S1期
4 陆剑锋;曹明霞;;生态效率指标在江苏省“三废”排放分析中的应用[J];价格月刊;2008年12期
5 王林林;;江苏省生态效率趋势分析[J];管理观察;2009年10期
6 王妍;卢琦;褚建民;;生态效率研究进展与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2009年05期
7 丁宇;李贵才;;基于生态效率的深圳市交通环境与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3期
8 毛建素;曾润;杜艳春;姜畔;;中国工业行业的生态效率[J];环境科学;2010年11期
9 曹凤中;任国贤;李京;吴迪;;生态效率是衡量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J];中国环境管理;2010年01期
10 张凤荣;曹勇宏;Annik Magerholm Fet;;基于能源约束的区域相对生态效率识别[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邱寿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研究[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2 李名升;佟连军;;吉林省经济系统生态效率动态变化与脱钩现象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谢园园;傅泽强;;基于生态效率视角的循环经济分析[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4 申皓月;蔡小滨;刘欢;吴属连;王彬;;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生态效率理论的实证分析[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5 毛玉如;沈鹏;孙启宏;李艳萍;王颖茹;;铝工业产业共生和提高生态效率研究[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6 何文佳;王少平;霍莉;;基于生态效率评价的产业链改善对策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陈傲;;中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2000-2006年省际数据为例[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傅和玉;;基于生态效率理论的循环经济评价数学模型的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9 路战远;智颖飙;张荷亮;王再岚;李红丽;;基于生态效率的区域资源环境绩效特征——以广西为例[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石琼;企业生态效率的改进与实现[N];光明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徐风;标准推动园区生态效率持续改进[N];中国质量报;2010年
3 王红茹;北京退至第四 河北排名最后[N];中国信息报;2014年
4 高杰 田国欣 张文金;常熟产业生态效率持续提升[N];中国环境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邱寿丰;循环经济规划的生态效率方法及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2 牛苗苗;中国煤炭产业的生态效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3 彭毅;资源型央企生态效率提升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商华;工业园生态效率测度与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晶晶;我国13个省市高耗能产业生态效率评估及趋同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6年
2 胡嵩;基于MinDS模型的中国工业生态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3 孔佳南;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4 李雪婷;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中国林业生态效率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5 宋建坤;京津冀区域生态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6 曾翩;对外贸易、环境规制与中国区域生态效率[D];暨南大学;2016年
7 李棕杰;中国工业生态效率的统计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6年
8 王军莉;企业生态效率会计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李佳佳;我国城镇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10 崔德涛;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区域生态效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99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699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