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的建筑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产业集群的建筑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建筑业 技术创新扩散 产业集群 格兰杰因果检验
【摘要】: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扩散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增强关系。知识外溢、技术扩散等创新活动促进了企业的集聚,而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加速集聚又有利于创新网络的形成。本文针对建筑业的产业特点对建筑业的集群和技术创新进行研究,提出以BIM技术为平台建立建筑业的虚拟集群,从而利用集群效应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同时也加速建筑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本文首先对全国31个省市的建筑业产值区位熵进行计算筛选出建筑业形成集群的地区,然后分析其建筑业集聚程度与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研究表明建筑业产业集群能够明显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对于集群的促进效应并不显著。通过对实证结果以及建筑业特征和发展现状的分析,首先,拓展出研究对象狭义和广义建筑业的概念,并且认为对于促进建筑业集群和技术进步的研究应落脚于广义建筑业才能发挥其集群效应。然后,针对建筑业行业特征,结合新的建筑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探索促进建筑业集群化和技术创新扩散的新思路。即在建筑产业链信息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建筑业以BIM等信息技术为平台走虚拟化集群路线的构想,建立了虚拟集群模型框架并为虚拟集群平台的搭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进而分析其带来的效应。最后对建筑业虚拟集群发展的路径提出建议。
【关键词】:建筑业 技术创新扩散 产业集群 格兰杰因果检验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17;F426.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20
- 1.1 问题的提出8-10
- 1.1.1 研究背景8-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10-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6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6-18
- 1.3.1 研究方法16
- 1.3.2 研究技术路线16-18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18-20
- 2 技术创新扩散与产业集群的理论模型分析20-24
- 2.1 模型的建立20-21
- 2.2 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扩散随空间距离变化的模型分析21-22
- 2.3 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扩散随时间变化的模型分析22-24
- 3 建筑业产业集群与技术扩散关系的实证研究24-38
- 3.1 建筑业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24-25
- 3.2 模型的选取25-26
- 3.3 建筑业集群和技术扩散的关系研究26-28
- 3.3.1 建筑业集群水平的指标选取26-28
- 3.3.2 建筑业技术扩散水平的指标选取28
- 3.4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28-34
- 3.4.1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29-31
- 3.4.2 变量的协整性检验31
- 3.4.3 格兰杰因果检验31-34
- 3.5 建筑业集群发展与技术创新的现状及特征分析34-38
- 3.5.1 狭义建筑业与广义建筑业的区分34-36
- 3.5.2 建筑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特点36-38
- 4 搭建建筑业虚拟集群平台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38-50
- 4.1 建筑业集群的形式38-39
- 4.2 基于建筑信息流的建筑业虚拟集群39-42
- 4.2.1 建筑产业中的信息流39-40
- 4.2.2 传统建筑产业信息交互弊端40-41
- 4.2.3 BIM信息交互平台的优势41-42
- 4.3 基于BIM技术的产业链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及虚拟集群的模型42-47
- 4.3.1 BIM平台虚拟集群的架构42-45
- 4.3.2 BIM平台虚拟集群的搭建45-47
- 4.4 建筑产业虚拟集群的特征及效应分析47-50
- 5 结论与展望50-52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50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56
- 附录56-57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57-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达海,章五根;探索建筑业企业改制 立足处理好五对关系[J];建筑经济;2000年03期
2 ;1999年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J];建筑经济;2000年03期
3 王秀娟;试析制约国有建筑业企业深化改革的因素[J];建筑经济;2000年08期
4 吴涤钦;“建筑业呼唤创新意识”[J];长江建设;2000年01期
5 张智海;关于中国建筑业与国际接轨问题[J];长江建设;2000年05期
6 秦家贵;谈建筑业企业的结构调整[J];建筑;2000年05期
7 许东;“九五”建筑业企业负重行[J];建筑经济;2001年05期
8 ;吉林引导建筑业企业新资质就位[J];建筑;2001年07期
9 ;2001年中国建筑业十大新闻揭晓[J];建筑;2002年02期
10 李德溥,杜晓;入世后市级建筑业企业发展探讨[J];建筑;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剑;;关于建筑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几点看法[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9年
2 李卫东;;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集团公司档案管理的思考[A];档案工作应对入世挑战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3 黄如福;;建筑业应加强有关基础性应用信息技术的研究[A];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3年
4 江雄;周琪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在建筑业的应用[A];第九届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宪之;;浅谈如何自主创新构建创新型建筑业企业[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毛辛培;丰景春;张可;;建筑业企业核心资源的社会网络化模型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侯献峰;常丽萍;;新形势下建筑业如何成为经济支柱产业的思考[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8 王淑萍;;中国建筑业企业的改革发展研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国孟德;赵玉明;张春杰;;我市建筑业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A];聊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论文集[C];2001年
10 毛志兵;杨富春;崔惠钦;陈岱林;黄如福;王静;马智亮;张建平;;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课题成果介绍[A];第九届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文颖邋记者 赵晓强;建筑业生产增速稳步攀升[N];锦州日报;2007年
2 特约记者 杨达鹏;多项举措出台惠及企业[N];建筑时报;2006年
3 记者 陈建生;许昆贞:理直气壮地支持建筑业[N];中国建设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滕礼;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N];深圳特区报;2008年
5 李亚莉;河北构筑建筑业强省发展框架[N];建筑时报;2008年
6 记者 吴生锋;今年建筑业确保1200亿[N];扬州日报;2009年
7 本版文字 王岚 成建宣;宁波建筑业 踏上转型升级新征程[N];宁波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艳;两岸专家业者期盼建筑业紧密合作[N];福建日报;2010年
9 记者 张伟方;我市首次对建筑业企业负责人开展高层次培训[N];宁波日报;2010年
10 段延臣 燕春雷;我市对外埠建筑业企业管理推出新举措[N];东营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华一;建筑业农民工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 谢晓红;中国建筑业企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陆歆弘;中国建筑业成长发展轨迹与增长影响因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4 曹杨;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建筑业企业信用治理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戴国琴;建筑业劳动力未来供给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温海成;中国建筑业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侯文华;建筑业企业盈利系统动态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池顺;武汉市建筑业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周永强;建筑业企业融资实战[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王志强;中国区域建筑业不均衡增长及影响因素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玉娥;中国建筑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钟七如;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6 平晨晨;2004至2013年中国西部地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及预测[D];长安大学;2015年
7 聂翔;内蒙古恒正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核心能力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8 杨菲;基于RAGA投影寻踪模型的安徽省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9 陈伟;南通中南建工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10 程勇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建筑业税负的预期影响及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06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90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