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角下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价值共创模型——基于陕鼓的案例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视角下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价值共创模型——基于陕鼓的案例研究
【摘要】: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服务转型的成功得益于价值创造方式的转变,其共创价值的理念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运用价值创造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从网络视角构建了价值共创的概念模型,并结合陕鼓的案例分析,探究了制造企业服务转型中的价值共创机理。研究发现:随着服务转型的实施,价值共创的主体趋于多元化,传统企业与顾客间的双边交易行为被取代,价值创造由制造-服务集成商、专业服务提供商、顾客和潜在利益相关者四种主体交互实现。价值共创的资源趋于无形化,产品、设备等有形的对象性资源转变为价值载体,知识、关系、合法性等无形的操作性资源占据主导地位。价值共创的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顾客价值、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再对立,而是相互协同、彼此共享从而共创价值的。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 网络视角 制造企业 服务转型 价值共创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GL080)
【分类号】:F274;F426.4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产品同质化和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制造企业面临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压力越来越大。服务经济的兴起为困境中的企业开创了“蓝海”,引发制造企业纷纷向服务转型[1]。截至2014年9月,中国91%的制造企业为客户提供产品安装和操作服务,88%的制造企业提供包括检测与诊断的维修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伟中;;打造中国汽车服务品牌 战场从销售向服务转型[J];轻型汽车技术;2006年11期
2 ;金蝶服务转型录[J];企业文明;2011年02期
3 崔淳;;从三个方面向软件服务转型[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年02期
4 赵亚普;张文红;;我国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挑战及对策:惰性理论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04期
5 黄传常;;论高校校办印刷企业向服务转型[J];价值工程;2012年14期
6 杜晓静;王凯甲;沈占波;;装备制造企业服务转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开发研究;2012年01期
7 冯戈;从电脑“三包”做起[J];互联网周刊;2002年23期
8 徐茜茜;;神码艰难向服务转型 郭为三度施变前景仍未明朗[J];IT时代周刊;2009年08期
9 周凤英;郑伟红;;制造企业服务转型模式分析[J];建材世界;2011年05期
10 崔多文;;实施综合治水方略 服务转型跨越发展[J];发展;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亚杰;联想服务转型进行时[N];通信产业报;2012年
2 ;车联网由软件向服务转型[N];中国电子报;2013年
3 记者 周妍 见习记者 陈晓煊 通讯员 高建颖;服务转型升级 建设幸福广东[N];中国电力报;2013年
4 记者 吴勇;上期所加快产品和服务转型[N];中国冶金报;2013年
5 记者 张苓;陕西钢协提出加快实施服务转型[N];中国冶金报;2013年
6 ;从提升产品智能到增强服务转型[N];中国电子报;2013年
7 ;神码借服务转型 修练顶级轻功[N];计算机世界;2007年
8 记者 张旭东;能源局新增两司向服务转型[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9 上海烟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胡淼炯;提升“五个能力” 促进服务转型[N];东方烟草报;2014年
10 记者 黄雪英;以服务转型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N];自贡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凯甲;基于解决方案的装备制造企业服务转型过程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汲雪丹;基于产品寿命周期的制造企业服务转型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4年
3 姜广澳;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的组织再造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66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966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