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精神家园 ——《羊城晚报》品牌副刊《花地》、《晚会》探析
发布时间:2021-11-14 12:01
百年历史的中国报纸副刊,以其独特魅力在中国报刊史、现代文学史、现代文体史、现代思想文化史上都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新世纪副刊作为报纸改革的先锋和报纸竞争的砝码面临严峻挑战,副刊日渐式微,用于指导实践的副刊研究迫在眉睫。 《羊城晚报》的副刊《花地》、《晚会》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副刊,它们的历史发展变化一定程度上映射了中国报纸副刊的历史嬗变,在中国报纸副刊史上具有典型代表性和研究价值。本文以《花地》、《晚会》为蓝本,对其历史发展进行细致研究,剖析了《花地》、《晚会》的传播价值、报学价值、文学价值,并以其价值和办刊经验启示新世纪副刊的发展要彰显副刊个性,适时调整,与时俱进,强调文学价值作为区别于正刊的关键尤其不能少,报纸副刊要坚守文学品格。同时对《花地》、《晚会》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为新世纪报纸副刊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对策。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奇葩绽放的《花地》
一、创刊初三年: 百花齐放
二、60年代至停刊: 日渐式微
三、复刊至90年代: 再度辉煌
四、90年代至今: 常变常新
第二章 异彩纷呈的《晚会》
一、《晚会》的历史发展
二、《晚会》特色品牌栏目
第三章 守望精神家园
一、《花地》、《晚会》的价值
二、《花地》、《晚会》的启示
三、《花地》、《晚会》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著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今报纸专副刊的变化态势[J]. 乔宏阁. 新闻采编. 2004(05)
[2]晚报副刊的转型与创新[J]. 贾华. 传媒观察. 2004(04)
[3]副刊要在创新中与时俱进——2003年中国报纸副刊论坛述要[J]. 解维汉. 新闻知识. 2004(02)
[4]报纸“减副”读者为何一声三叹——关于当前报纸副刊现状的思考[J]. 王桂军. 新闻记者. 2004(02)
[5]副刊:不独立的文学大众传播方式——论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文学传播方式的嬗变[J]. 蒋晓丽.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
[6]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丰富中国晚报特色——新民晚报调整、充实、创新专副刊系列的做法和体会[J]. 金福安. 新闻战线. 2002(04)
本文编号:3494600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奇葩绽放的《花地》
一、创刊初三年: 百花齐放
二、60年代至停刊: 日渐式微
三、复刊至90年代: 再度辉煌
四、90年代至今: 常变常新
第二章 异彩纷呈的《晚会》
一、《晚会》的历史发展
二、《晚会》特色品牌栏目
第三章 守望精神家园
一、《花地》、《晚会》的价值
二、《花地》、《晚会》的启示
三、《花地》、《晚会》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著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今报纸专副刊的变化态势[J]. 乔宏阁. 新闻采编. 2004(05)
[2]晚报副刊的转型与创新[J]. 贾华. 传媒观察. 2004(04)
[3]副刊要在创新中与时俱进——2003年中国报纸副刊论坛述要[J]. 解维汉. 新闻知识. 2004(02)
[4]报纸“减副”读者为何一声三叹——关于当前报纸副刊现状的思考[J]. 王桂军. 新闻记者. 2004(02)
[5]副刊:不独立的文学大众传播方式——论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文学传播方式的嬗变[J]. 蒋晓丽.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
[6]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丰富中国晚报特色——新民晚报调整、充实、创新专副刊系列的做法和体会[J]. 金福安. 新闻战线. 2002(04)
本文编号:3494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494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