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在川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动员工作论析
本文关键词: 政治动员 川西北地区 红军长征 出处:《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特殊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国民党和四川军阀的围追堵截、红军长征无根据地的流动作战等原因,红军在川西北地区开展广泛的政治动员工作,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川西北地区红军通过建立党政军群团等组织、政治宣传、指战员的模范行动、满足人民的物质利益等形式,对各族群众进行政治动员。经过政治动员,川西北地区的各族群众积极参与政权建设、土地革命、支援红军等各项工作,使红军坚持了16个月之久,为红军实现战略大转移,最终走向北上抗日的战场作出了重大贡献。
[Abstract]:Due to the special natur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the siege and interception of the Kuomintang and the Sichuan warlords, and the mobile operations of the Red Army in the long March without bases, the Red Army carried out extensive political mobilization work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Sichuan. 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for the Red Army to mobilize the masses of all ethnic group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Party, government, army and masses, political propaganda, exemplary actions of commanders and soldiers, and satisfying the materi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The masses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northwest Sichuan took an active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power, the agrarian revolution, and the support of the Red Army, and so on, so that the Red Army persisted for 16 months an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Red Army's strategic shift and finally to the battlefield of resistance to Japan northward.
【作者单位】: 四川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阿坝地区近现代发展历程研究”(07SA02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D633;D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征;;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动员的原则、策略和方法创新[J];肇庆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陈得印;冯敬鸿;;论自发网络政治动员的可控性[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杨小明;张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方式初探[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褚杨;;政治动员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湘潮(下半月);2011年08期
5 刘力锐;王淑贞;;论网络政治动员及其功能与趋向[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张新萍;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动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12期
7 杨小明;;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问题研究述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8 杨建中;政治动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1期
9 ;第六讲 国外通过宣传外交手段实施政治动员扫描[J];中国民兵;2003年07期
10 刘凡华;李国政;;着眼新的军事变革需要 切实加强政治动员建设[J];华北民兵;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姜继为;;近代农村的政治动员[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凡奇;;网络政治动员方式与途径的探索和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慧军;推进政治动员创新势在必行[N];中国国防报;2003年
2 杨志军 何烈军;“三结合”增强政治动员效果[N];中国国防报;2007年
3 康磊;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政治动员效能[N];中国国防报;2007年
4 周鹏 邓生前;树立信息化战争政治动员新理念[N];中国国防报;2007年
5 于革邋周修忠 何春钦;“四个到位”落实政治动员工作[N];中国国防报;2007年
6 熊玮邋张鹏;网络政治动员中政府的角色[N];中国国防报;2008年
7 赵擎;深化政治动员 依法有序推进[N];绍兴日报;2008年
8 郝增旗邋袁柏岭;在新军事变革中加强政治动员建设[N];中国国防报;2008年
9 孙德成 袁涛 赵雷;网络政治动员[N];中国国防报;2008年
10 王树华 王世伟;优化整合政治动员要素[N];中国国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远东;政治动员与政策过程[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雷;政治动员的表现逻辑[D];河北大学;2010年
2 李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杨;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1949-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梅学霞;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陈坤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6 王雅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动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朱静;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探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黄兢;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长付;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政治动员分析(1927—1937)[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韩建美;论网络政治动员心理机制及其应用[D];东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11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511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