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大以来加强党内监督建设研究
本文选题:十七大 切入点:中国共产党 出处:《扬州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关于权力监督问题,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有句千古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能休止。”他阐明了一切权力都必须要接受监督的政治学基本原理。所谓监督,就是监视和督促。所谓权力监督就是权力主体对权力客体的监视和督促。尽管党内权力不同于国家权力,但党内权力同样必须接受监督。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自她诞生之日起,始终把加强党内监督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党内监督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内监督建设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历史。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基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面对依然严峻的反腐败形势,立足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的宗旨,秉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按照“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要求,不断加强党内监督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充分发挥了党内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加强党内监督建设的取得辉煌成就和丰富经验的研究,旨在阐明我们党有能力破解执政过程中的腐败难题,有信心化解执政过程中的腐败风险。本文对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加强党内监督建设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加强党内监督建设的法理基础。现代政治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是政党政治。政党代表人民(公民)执掌政治权力。一切权力都会自发地倾向于腐败,即使掌握在无产阶级政党手里也是如此。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一方面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执政的考验。在中国特殊的非竞争性政党体制下,中国共产党既是执政党又是领导党,为了防止权力腐败,必须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党内监督。只有以监督为民为根本目的,以建章立制为根本保障,以防止权力异化为核心价值,以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为重点,以多种监督方式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为内在要求,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经受各种考验特别是权力的考验,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权力的人民性。第二部分阐述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加强党内监督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回顾我们党加强党内监督的历史,十七大以来我们党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深入研究党内权力腐败的新动向、新特征,坚持标本兼治的方针,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进党内监督理论和实践创新,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组合拳”作用,织就了一张由组织监督、制度监督、巡视监督、问责监督、民主监督、公开监督、道德监督、网络监督等组成的多元并举、立体交叉的党内监督网,有效扼制了党内权力腐败现象的蔓延,党风为之焕然一新,人民对党的各级组织及其领导干部的满意度空前提高,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党的合法性进一步增强。不仅充分显示了我们党与党内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坚定决心,而且充分展示了我们党治理党内腐败的能力。第三部分论述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加强党内监督的基本经验。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党内监督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内监督理论为指导,把加强党内监督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历史高度,为我们积累了必须把党内监督置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进党内监督理论创新;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党内监督;必须把发展党内民主作为党内监督的基础等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的取得,不仅为我们党今后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而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内监督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内监督理论。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6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民;建立科学高效的党内监督机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4期
2 邢洪洲,李五星;关于强化党内监督的理论思考[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3 刘惊海,马永真;对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J];党建与人才;2000年04期
4 海文,宫言;加强国有企业的党内监督[J];工厂管理;2000年05期
5 李一民;论党内监督[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0年02期
6 毛芸存;关于加强党内监督的几点认识[J];攀登;2000年S1期
7 张晓英;加强党内监督的思考与对策[J];山东行政学院 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8 王瑞娟;关于加强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05期
9 王秀琴,李满忠;赋予监督应有职能是强化党内监督的关键[J];唐山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10 杨顺清;论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耿洪彬;;党内监督是执政党制度建设的重大课题[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04年
2 张新萍;;加强党内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苏共在党内监督问题上的教训与启示[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3 帅学习;;党的三十年反腐思路和当前党内监督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马文孝;;浅论执政党的党内监督[A];在党的旗帜下——青海省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文集(上)[C];1991年
5 马文孝;;略论邓小平党内监督思想及其实践意义[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6 赖文葵;;邓小平关于加强党内监督的思想对贯彻“条例”的启示[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7 武安国;王华;;邓小平党内监督思想及实践[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04年
8 赵清城;;论邓小平的党内监督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04年
9 水汉林;;加强党内监督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环节[A];“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建设”论文汇编——2006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工作会议材料[C];2006年
10 黄振威;;党政机关党内监督的难点原因与对策[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中;把握规律 搞好党内监督[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3年
2 刁可福;对深化企业党内监督的思考[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0年
3 陆文虎;重视提高党内监督的实效性[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4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纪委书记 孟献斌;加强党内监督要增强四个意识[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5 96172部队 马福升;加强党内监督要有责任感[N];解放军报;2013年
6 本报评论记者 涂明;创新党内监督的好形式[N];黄石日报;2014年
7 隋喜顺;浅谈如何加强党内监督[N];北大荒日报;2014年
8 叶笃初;完善党内监督的重要举措[N];光明日报;2004年
9 李旭东 陆天贵;加强和完善高校党内监督[N];广西日报;2005年
10 副教授 吴爱军;确立党员在党内监督中的责任和权利有何意义[N];解放军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能毅;无产阶级执政党党内监督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1998年
2 田立军;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历史考察(1978—2012)[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3 邬思源;中国共产党监督制度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韩冰;中国执政党权力监督体系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兵;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D];湘潭大学;2008年
2 冯知新;列宁的党内监督思想及其借鉴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3 王菊;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4 刘艳云;新时期党内监督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万代;高校党内监督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洪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韩彦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牟文谦;当前党内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9 胡绿叶;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党内监督制度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朱庆跃;改革开放以来党内监督的历史考察及其经验[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31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631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