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中共民主革命时期制度建设的内在逻辑与现实启示

发布时间:2018-05-26 12:36

  本文选题:局部执政 + 新民主主义革命 ; 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长期奋斗、创造和积累的重大成就。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局部执政的制度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积累了丰富经验,留下了宝贵遗产。纵观中共民主革命时期制度建设的轨迹可以看出,民主逻辑与革命逻辑的相互交织、中国实际与外在模式的有机结合、制度继承与制度创新的辩证统一,构成了影响中共局部执政时期制度演化走向的三重逻辑。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制度创新成果和宝贵历史经验,对于深化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史研究,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渊源,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Abstract]: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our party's long-term struggle, cre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major achievements. The Party's partial ruling system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has laid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and left a precious legacy. Looking at the track of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democratic revolution, we can see that democratic logic and revolutionary logic are intertwined,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China's actual and external models,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institutional inheritance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t constitutes the triple logic that influences the evolution of the system during the period of partial rul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eeply studying and systematically summing up the achievements and valuable historical experienc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system innova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in order to deepe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and to scientifically grasp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self-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in an all-round way.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西安财经学院思政教研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KS028)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A003)
【分类号】:D2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复生;;“五四”的三个三十年:当代史中的“五四”叙述[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03期

2 戴宗芬;毛泽东与“先德后日”战略[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5期

3 毛磊;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历史回顾及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郭国祥;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推让总书记的原因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段凡;;胡锦涛法律思想初探(上篇)[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邱观建;魏志勤;;民国宪政的发展路径及其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黄涛;;论梁启超《西学书目表》的文化价值[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3期

8 牛军;;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之经线[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解德玲;肖新俊;;鲁迅文,民族魂——鲁迅硬骨头精神探微[J];文教资料;2011年04期

10 张保宁;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谈[J];渭南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蔡继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和制度保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06期

2 辛鸣;哲学视野中的制度本质[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3 方君诚;;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兼与王锐生先生商榷[J];哲学动态;2007年06期

4 包心鉴;;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J];新视野;2011年06期

5 姬金铎;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娜;;党的制度建设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J];天山论坛;2001年Z1期

2 肖剑忠;城市社区民主的制度建设[J];求实;2002年04期

3 方秋秋;作风的制度建设探要[J];求实;2002年S1期

4 罗海杰;新时期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特征及工作思路[J];湖湘论坛;2002年03期

5 邹世龙;党的制度建设的历史考察[J];世纪桥;2002年03期

6 王宝中;论加强新时期领导班子的制度建设[J];理论观察;2002年05期

7 包心鉴;制度建设与政治文明[J];理论前沿;2002年18期

8 戴韶华;浅析社会转型时期制度建设的几个问题[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盛力;反腐倡廉重在制度建设[J];探索与求是;2002年04期

10 ;狠抓制度建设 促进行风建设的规范运行[J];探索与求是;200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新清;;惩防体系中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2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启示[A];改革创新铸辉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邹世龙;;党的制度建设的回顾与思考[A];时代·创新·先锋队——黑龙江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1年

4 邱鹰;陶晓;;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A];“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建设”论文汇编——2006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工作会议材料[C];2006年

5 骆惠宁;;在青海省保持党的先进性理论和制度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A];青海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获奖论文集[C];2006年

6 ;加强制度建设 推动新疆社科联工作转型[A];全国部分省(市、区)社科联创新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编[C];2008年

7 张慧珍;魏海青;;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8 杨剑晗;;抓好制度建设 促进工作落实[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9 北京服装学院课题组;;对加强制度建设 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的思考[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蔡霞;;以制度建设承载与保障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90年制度建设的回顾与思考[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上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夏长勇;深入推进改革和制度建设 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N];人民日报;2005年

2 万明凡 文潇;规避制度建设的误区[N];中国旅游报;2007年

3 纪宣 林以勤;我市全力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N];常州日报;2007年

4 于呐洋;司法部要求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N];法制日报;2006年

5 村夫;帮扶贫困户重在制度建设[N];贵州日报;2006年

6 任远;促进和谐需要什么样的制度建设[N];解放日报;2006年

7 盛克俭;加强制度建设要着眼“四个提高”[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8 苏己研;江苏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9 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宋育英;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10 市政府办公室纪检组组长 封其山;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N];连云港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彭文民;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振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制度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1999年

3 童庆平;当代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翔;“开放社会”思想对我国制度建设的借鉴意义[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刘国皇;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田旭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制度建设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于玉华;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楚亚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崇江;制度建设与企业发展[D];厦门大学;2009年

7 金雪;反腐败与制度建设[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佳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9 吴玲娟;试论腐败的成因与反腐败制度建设[D];浙江大学;2004年

10 龚浩;信息化对党的制度建设影响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37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937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5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