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从萧向荣《东征琐记》看中国共产党抗战的前奏

发布时间:2018-06-07 07:49

  本文选题:毛泽东 + 东征 ; 参考:《党的文献》2015年04期


【摘要】:1936年2月至5月,毛泽东、彭德怀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东征。时任东征主力部队红一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的萧向荣所写的日记《东征琐记》,详细记录了红军东征的过程。这部日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作出东征决策的原因和目的,即准备对日作战力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记录了东征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战斗;披露了毛泽东为团以上军政人员会议所作的报告和关于大麦郊政治局会议决定的报告,两个报告都就对日作战问题进行了思考。通过《东征琐记》可以看到,红军东征壮大了抗日力量,宣传了党的抗日主张,初步显示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战的中坚力量,有力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Abstract]:From February to May 1936, Mao Zedong, Peng Dehuai led the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 on the Eastern Expedition. Xiao Xiangrong, then 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political Department of the Red Army, wrote a diary of the Eastern Expedition, which detailed the course of the Red Army's eastward expedition. This diary reflects the reasons and purposes of the CPC's decision to make the Eastern Expedition, that is, to prepare the Japanese forces to fight against the aggression of the Japanese imperialists, to record some important battles in the course of the Eastern Expedition. The report made by Mao Zedong for the meeting of military and political personnel at or above the regiment and the report on the decision of the meeting of the Barley Politburo are disclosed. Both reports reflect on the issue of war against Japan.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Book of Records of the Eastern Expedition that the Red Army's Eastern expedition has strengthened the anti-Japanese forces and propagated the Party's anti-Japanese propositions, showing preliminarily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the backbone of the Chines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has been able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the anti-Japanese national United front.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分类号】:D2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霞凤;;浅析延安时期党的制度建设[J];党史文苑;2014年08期

2 陈弘君;;粤东北中央苏区的形成及其归属考[J];党的文献;2014年03期

3 鲁法芹;赵彩燕;;论作为国体的统一战线[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4年01期

4 王建南;;闽西革命根据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发源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05期

5 李秋梅;许克斌;黄兴忠;;农村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有效路径探究[J];传承;2014年05期

6 李蓉;;毛泽东和黄埔军校的关系浅析[J];红广角;2014年06期

7 张皓;;南口战役与中共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开创[J];党的文献;2014年04期

8 李洁超;;党在抗战时期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确立及意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年08期

9 蔡庆新;;解放战争时期任弼时在中共中央决策层——兼论任弼时的政策思想[J];党的文献;2014年02期

10 李方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提法的由来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方祥;;毛泽东的勤俭建国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毛泽东与中国道路——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3年

2 张洪军;尚金州;;1935—1938年初:中共代表团对毛泽东的重点宣传[A];毛泽东与中国道路——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3年

3 李雅兴;刘义群;丁琴;;延安整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A];毛泽东研究2014年卷[C];2014年

4 李雅兴;刘义群;;延安整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A];延安整风与新时期党的建设[C];2014年

5 田心铭;;从延安整风看“实事求是”[A];延安整风与新时期党的建设[C];2014年

6 吕臻;;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城市接管问题研究[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3年(上)[C];2014年

7 王骏;;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的历程和展望[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3年(下)[C];2014年

8 翟佳琪;;从庙会的变迁看中国共产党的民俗文化观[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3年(下)[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佩华;中国红十字外交研究(1949-2009)[D];苏州大学;2011年

2 姜玉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主要社会思潮的认识和态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周震;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大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4 孟白璐;中国共产党人民共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志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丁毅;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7 刘玉;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8 吕艳华;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9 朱颖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10 牟蕾;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应对突发事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予萌;新时期城市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孙小迪;新时期我国村民自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张明;毛泽东劳动观的当代解读[D];南京大学;2012年

4 燕飞;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5 路宽;五四时期的邵力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袁振宇;文化传播视野下的长征精神新探[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7 薛立媛;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杨英;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9 董涛;树立共和国新形象—建国初南京市宣传工作研究(1949-1953)[D];南京大学;2013年

10 王爱萍;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起步[D];兰州商学院;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于化民;;毛泽东东征战役行止考辨[J];党的文献;2006年06期

2 王乃德;徐海鸿;;红军东征史料辨析[J];军事历史研究;2007年02期

3 ;雄风千秋颂 伟绩万代传[J];黄埔;1994年02期

4 孔迎庆;;我军第一个驾机远航的人[J];廉政w,

本文编号:1990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990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5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