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西腐败“窝案”看党的反腐倡廉建设
发布时间:2020-03-17 20:50
【摘要】:腐败问题从古至今都是顽疾痼瘴,也是每一个国家和政党都得面对和解决的难题,它关乎着一个党、一个政权的民心向背,甚至国家的存亡。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凝聚人心,汇聚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力量成为全党工作的中心任务。此时山西腐败“窝案”的盖子被揭开,因其牵连的人数之多,牵涉范围之广,震惊国内外,影响巨大,令人触目惊心。笔者通过对窝案、腐败、倡廉、反腐倡廉机制等概念的解析,以及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新态势的思索,以山西腐败“窝案”为个案分析当前党的建设,尤其反腐倡廉建设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山西腐败“窝案”具有三大外显与四大内在特点,它严重影响着山西政界与商界的关系、腐蚀着山西官员的思想基础、影响着山西官场的政治生态。针对这次“窝案”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和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山西腐败“窝案”爆发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认识到以煤炭为当地重要资源的巨大利益是腐败泛滥的物质源头,监督机制的失灵,选拔人才制度形同虚设等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腐败“窝案”的蔓延,长期存在于民间的官本位思想也扭曲了原本的价值取向,致使一批官员理想信念匮乏或不够坚定。这就要求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从根源入手,首先要完善和健全党政体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控制。例如对官员“一把手”的权力进行分解,协调人事任免机制,避免一言堂的情况产生,完善监督监察机制,利用现如今的互联网+、媒体、群众监督,力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务公开化。其次加强官员的思想道德建设,通过教育、法律和监督机制的力量,坚定其理想信念,避免价值观的偏移。最后根据山西当前的特殊状况,从各个方面加强法律建设,建立反腐败机制,强化法律的震慑作用,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大力加强政治、思想、法律对类似山西这样的腐败“窝案”进行遏制,强化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今后的山西乃至全国在经济上健康有序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政治上清正廉明,最大限度地避免腐败“窝案”的再发生,使山西这个煤炭大省,乃至其他资源型省市再一次焕发其光芒。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262.6
本文编号:2587687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26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乔德福;;改革开放以来市“一把手”腐败案例研究报告——基于142个市“一把手”腐败案例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3年05期
2 王旺杰;;腐败产生的心理原因与预防对策——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J];改革与开放;2013年08期
3 徐行;刘娟;;浅议公权力腐败特点及其制约[J];人民论坛;2012年2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建红;关于腐败的成因及其预防机制的分析[D];河北大学;2011年
2 任宝贵;政府投资项目制度反腐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87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587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