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15:07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中国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中国化问题关系到党执政事业的兴衰,关系到党领导人民已经取得的革命、建设、改革成果的得失,关系到“两个百年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在中国运用和发展的结晶。在中华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研究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中国化问题既符合时代的要求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党建设的思想。其中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党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党建设的内容和目的。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中国化的发展及其挑战。1、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中国化的开端及形成。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做了大量的早期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实践中,因为对实际认识不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不够,出现了曲折和失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创新发展,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中国化的历程。2、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中国化的发展和创新,即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成果,由邓小平党建思想发端,各个时期党的领导集体在邓小平党建思想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建设思想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有其自己的语境、路径、特点。3、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分析。这一部分概括了党内目前存在的六大问题并进行了分析。这六大问题是指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非马思想干扰侵入、法治方兴、为民服务意识淡薄、部分先锋队不先进、求知素养内化不足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及教训。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中国化的过程中,我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期间也出现过曲折和偏差,从正反两方面出发进行总结,可以得出基本的经验教训。本部分内容分四点进行阐述:坚持鲜明的阶级属性和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根本;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紧密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坚持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一致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中国化的基本动力;坚持批判与继承辩证统一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中国化的基本方法。最后指出这四点经验教训是辩证统一的。第四部分是新时期提高中国共产党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思考。本部分谈了六个围绕,即围绕全球化、一体化这个世情创新党的建设;围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统领党的建设;围绕依法执政、从严治党路径规范党的建设;围绕勤政、廉洁、奉公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等。总之,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中国化研究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有益借鉴、激发了新的理论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政党 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D2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序论9-13
- 一、背景及意义9-11
- (一)研究背景9-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二、文献回顾11-13
- (一)对领导人党建思想的研究11-12
- (二)对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性质进行的研究12-13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建设思想13-19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党性质的思想13-15
- (一)工人阶级的先锋队13
- (二)资产阶级的掘墓人13-14
- (三)共产主义的缔造者14-15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党建设的目的及内容15-19
- (一)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目的15-16
- (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内容16-19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中国化的发展及其挑战19-38
-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中国化的开端及形成19-22
-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中国化的早期探索实践19-20
-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中国化的曲折形成20-22
-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中国化的发展及创新22-33
- (一)邓小平的政党建设思想22-25
- (二)江泽民的政党建设思想25-27
- (三)胡锦涛的政党建设思想错27-29
- (四)习近平的政党建设思想29-33
- 三、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分析33-38
- (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33-34
- (二)非马思想干扰浸入34
- (三)法治方兴、监督弱34-35
- (四)为民服务意识淡薄35-36
- (五)部分先锋队不先进36-37
- (六)求知素养内化不足37-38
- 第三章 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38-47
- 一、坚持鲜明的阶级属性和政治立场38-39
- (一)苏联解体的“前车之鉴”38-39
- (二)“普世价值”对阶级性的模糊39
- 二、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紧密结合39-41
- (一)反对经验论、本本论40
- (二)“实事求是”的价值40-41
- 三、坚持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一致41-43
- (一) 动力作用与真理性的结合42
- (二) 把握历史机遇以促成自身飞跃42-43
- 四、坚持批判与继承辩证统一的方法43-47
- (一)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西化思潮”43-45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价值45-47
- 第四章 新世纪新阶段提高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思考47-51
- 一、围绕全球化、一体化这个世情创新党的建设47
- 二、围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统领党的建设47-48
- 三、围绕依法执政、从严治党路径规范党的建设48
- 四、围绕勤政、廉洁、奉公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48-49
- 五、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个属性推进党的建设49-50
- 六、围绕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总任务推进党的建设50-51
- 小结51-52
- 参考文献52-55
- 后记55-5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何祥林;;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在逻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杨礼宾;;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永恒主题[J];廉政文化研究;2013年06期
3 郭纯平;;和谐社会构建中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04期
4 孙照红;;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历程和经验[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4期
5 万山;周万春;;邓小平江泽民党建思想异同探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6 袁纯清;;践行“三严三实” 永葆优良作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J];求是;2014年14期
7 朱树彬;张书林;;胡锦涛的新经济组织党建思想探析[J];学习论坛;2008年09期
8 黄明伟;;试论邓小平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建设的思想[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9 梁晓宇;;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马列主义统战理论中国化发展的重大贡献[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中国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3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63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