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7 12:11

  本文关键词:“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典型代表,是延安精神的原生态之一,1942年12月毛泽东在西北局高干会上作了题为《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长篇报告中提出“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报告对延安县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了表扬,并对“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论列,并号召向延安县同志们学习。在延安时代它事实上是以其“原生形态”的一种而存在的,在延安县的领导干部正确带领下,使延安县日益繁荣,也使延安县获得模范县的称号。在研究“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仔细阅读有关延安县工作人员的事迹,从中分析“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因此,本文基于对《解放日报》《新中华报》等史实材料中关于“延安县同志们精神”的报道的收集和分析,形成对“延安县同志们精神”的原生态的梳理研究。这种精神正为当代领导干部树立了先锋模范作用,继承和弘扬“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的实质,还是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人民服务,这才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地与落脚点,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向延安县同志们学习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作风。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西北局高干会议表彰前“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具体包括抗战初期“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应对严重困难中的“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整风中的“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第二部分:概括西北局高干会议后“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的历史过程,包括西北局高干会议上表彰奖励、大生产高潮中的“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第三部分:“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的当代价值,包括全面坚定道路自信、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严治党,这四方面都需要大力弘扬“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
【关键词】: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 延安精神 西北局高干会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6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9
  • 一、西北局高干会议表彰前“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9-18
  • (一)抗战初期“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9-11
  • (二)应对严重经济困难的斗争中“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11-14
  • (三)延安整风中“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14-18
  • 二、西北局高干会议表彰后“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18-28
  • (一)西北局高干会议对“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的表彰奖励18-19
  • (二)大生产高潮中“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19-23
  • (三)1945年改进工作作风中“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23-28
  • 三、“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的当代价值28-31
  • (一)坚定道路自信,需要大力弘扬“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28
  • (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大力弘扬“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28-29
  •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弘扬“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29
  • (四)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大力弘扬“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29-31
  • 参考文献31-32
  • 后记32-3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斌;试论延安精神的基本特征及时代价值[J];青海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2 贺德耀;论延安精神的本质特征及时代意义[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简朴;延安精神 永放光芒[J];中国京剧;2001年04期

4 薛天云;让延安精神在西部开发中大放光芒[J];党风与廉政;2001年02期

5 魏宏运;寻求延安精神[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邢飞;延安之行小记[J];企业天地;2001年04期

7 李青云;延安精神新探[J];文明与宣传;2001年09期

8 韦秀康;走进延安[J];广西党史;2002年05期

9 李静;延安精神简论[J];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05期

10 陈学俊;弘扬延安精神 振兴中华[J];民主与科学;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红莉;;弘扬延安精神 促进西部开发[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2 张宏邦;赵华鹏;;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联系[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3 邓发科;;纪念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弘扬延安精神[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杨辅;;杨善洲精神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第二编 延安精神与党的先进性建设[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6 李文海;;弘扬延安精神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7 王群;;弘扬延安精神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条件[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8 ;弘扬延安精神与党的先进性建设[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9 胡兴华;;弘扬和实践延安精神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10 毕远佞;;浅析弘扬延安精神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关系[A];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治邦;让延安精神焕发新的光辉[N];陕西日报;2004年

2 记者 艾庆伟 赵宝玉 通讯员 焦伟;圣地延安再掀“红色旅游”热[N];陕西日报;2004年

3 ;传承延安精神 建设和谐社会[N];文艺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刘斌;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N];宝鸡日报;2006年

5 陈丹;全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充分肯定我市“四进”活动[N];长江日报;2007年

6 王晓民;延安旅游红烂漫[N];中国旅游报;2006年

7 张陇堂;延安红色旅游之花正烂漫[N];中国旅游报;2006年

8 王华蓉;州延安精神研究会召开四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N];楚雄日报(汉);2006年

9 毕恩彪;弘扬延安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N];楚雄日报(汉);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王春波;省延安精神研究会考察团到我州考察[N];楚雄日报(汉);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党挺;延安体育之研究(1935-1948)[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2 刘苏华;延安出版业研究(1937-1947)[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飞;论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陶政波;论延安精神的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铮;论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D];延安大学;2011年

4 王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延安精神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5 王硕;延安精神及其时代意义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师絮;“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7 杨阳;创新社会管理视域下延安精神研究[D];延安大学;2013年

8 毕冲;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启示[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9 李颖;高校延安精神弘扬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10 高芳;延安交际处研究(1937-1947)[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70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4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