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983年思想战线清除精神污染的回顾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7-03-29 01:02
本文关键词:关于1983年思想战线清除精神污染的回顾与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加强思想宣传方面的工作,做好思想战线上的工作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一件事。当下,面对党内外严峻的形势,应当如何规避类似的“精神污染”的风险,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保证经济建设的稳步进行?这不仅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难题,更是整个中国共产党,甚至整个中华民族都无法回避的课题。本文通过回顾思考1983年清除精神污染始末,分析80年代以理论文艺界为代表的思想战线上的状况和问题,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文艺工作和当前思想战线上的工作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力图对今天有所裨益。1983年“清污”实质上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客观分析国内思想战线现状的基础上,从具体实际出发,针砭时弊,以解决思想战线和党内组织软弱涣散问题为初衷主动展开的。但是由于在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扩大化的现象,而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被叫停。这个话题涉及到党的思想战线上的工作如何开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艺,如何在对外开放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等很多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回顾分析其始末,对以上问题加以思考。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言部分,简要说明本文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目前的研究状况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1983年清污发生的时代背景,描述了1983年“清污”的始末。一方面,对文革结束后,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的思想动态、中共所面临的国内外的挑战进行一定分析;另一方面,主要是具体阐述1983年“清污”从酝酿到发展以及后期出现“扩大化”现象后被叫停的经过。第三部分主要是从正反两方面思考1983年“清污”的经验教训,以及对今天有什么样的启示。首先,1983年“清污”是有其正向意义的;其次,以“左”的方式,以简单、武断、粗暴、狂风暴雨式的批判方式处理文艺理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不可取的;最后,对今天的启示。第四部分是结语,最后对1983年清除精神污染的背景、内容和经验教训作一个简要的总结。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清除精神污染 思想战线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6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序言7-11
- 第一章 时代背景11-16
- 一、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社会思想状况11-13
-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思想解放的第一步11-12
- 2.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解放的关键一步12-13
- 二、国内外挑战13-14
- 1.国内矛盾、问题重重13
- 2.受国际环境影响,国内思想战线问题突出13-14
- 三、思想解放不能是无底线的14-16
- 第二章 1983年“清污”始末16-22
- 一、“清污”酝酿期16-19
- 1.“异化”论与人道主义风波16-18
- 2.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18-19
- 二、“清污”发展期19-20
- 三、“清污”结束期20-22
- 第三章“清污”带给我们的思考22-28
- 一、“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22-23
- 1.1983年“清污”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22-23
- 2.1983年“清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23
- 二、“清污”“仍然要注意防止‘左’的错误”23-24
- 三、1983年“清污”带给我们的启示24-28
- 1.重视和加强思想战线上的工作,,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25
- 2.规避“扩大化”风险,实事求是开展工作25-28
- 总结28-30
- 参考文献30-32
- 致谢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佩霖;清除精神污染的影响[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83年04期
2 严端;法学教育工作者应自觉抵制和清除精神污染[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83年04期
3 高潮;清除精神污染,改进教学工作[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83年04期
4 唐达成;清除精神污染是文艺界的当务之急[J];w
本文编号:273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73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