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习近平与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论述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2 00:37
   权力监督问题一直是各国致力于探索且无法回避的问题。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以防止其被滥用是当前世界各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大势所趋及重要课题,同时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党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应该服务于民。对权力实行有效监督是防止权力被滥用谋私、确保权为民所用并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手段。习近平与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的重要论述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权力监督思想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征和伟大实践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习近平和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的重要论述既一脉相承又结合时代特色有了新的发展。通过比较研究两者关于监督的不同思考,进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得到有效监督,真正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将文章分为绪论和主体四部分,来试图对习近平与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的论述进行梳理: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基础部分,主要描写本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写作框架、本文的创新之处以及相关的概念界定。第一部分至第四部分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先阐述了习近平与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论述的主要内容,分析二者的异同,再通过比较得出启示。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也就在于将二者进行了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比较分析,无论是邓小平还是习近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对如何有效监督权力并确保权力更好地服务于人民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不懈的探索,为此形成了丰富的权力监督理论。这对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与合法性,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两个先锋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深入比较习近平与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的重要论述,对于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加强权力监督的科学化水平,切实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而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学位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A849;D262.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界定
        1.权力
        2.权力腐败
        3.权力监督
一、习近平与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论述的主要内容
        1.权力监督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2.强调用制度来约束权力
        3.实行党政分开并适度分权
        4.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
        5.强调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监督
    (二)习近平关于权力监督论述的主要内容
        1.从新的高度审视权力监督的重要性
        2.健全党纪国法并突出法治
        3.重视全面落实党内监督责任
        4.把加强监督与反特权相结合
        5.狠抓违纪违法,铁腕反腐惩贪
二、习近平与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论述的一致性
    (一)权力监督思想理论来源的一脉相承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权力监督思想是其根本理论来源
        2.毛泽东的权力监督思想是其直接理论来源
        3.西方政治文明建设成果是其间接理论来源
        4.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是其历史文化根源
    (二)对权力监督重要性认识的一致性
        1.不受监督是滋生权力腐败的土壤
        2.加强权力监督是坚持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
        3.加强权力监督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的题中之义
    (三)权力监督的出发点与价值诉求的一致性
        1.权力监督的出发点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权力监督的价值诉求是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稳步推进
        3.权力监督最终归宿是实现执政为民的理念
三、习近平与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论述的差异性
    (一)时代背景不同
        1.邓小平是以改革开放初期为时代背景
        2.习近平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时代背景
    (二)权力监督目的有异
        1.邓小平强调权力监督旨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2.习近平强调权力监督旨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权力监督核心不同
        1.邓小平坚持以法制建设为核心
        2.习近平坚持以法治建设为核心
    (四)权力监督对象有别
        1.邓小平强调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对高级领导干部的监督
        2.习近平强调权力监督无禁区和“打虎”“拍蝇”“猎狐”一起抓
    (五)权力监督方式有异
        1.邓小平主张通过分权来制约和监督权力
        2.习近平坚持全面统筹推进来监督权力
    (六)习近平对邓小平权力监督思想的发展
        1.权力监督主体更加多元
        2.权力监督客体更加广泛
        3.权力监督手段更加强硬
        4.权力监督形式更加多样
四、习近平与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论述比较的启示
    (一)习近平与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论述比较研究之意义
        1.有利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2.有利于建设党的伟大工程
        3.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习近平与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论述比较研究之反思
        1.权力高度集中与自我监督为主容易限制监督力度
        2.社会监督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难以做到真正监督
        3.权力主体行为透明度低且制约因素过多难以有效监督
    (三)习近平与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论述比较研究之展望
        1.保证人民群众监督权利并健全权力监督保障机制是根本
        2.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并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是监督保障
        3.加大掌权者行为透明度并优化权力监督环境是监督关键
        4.中国共产党权力监督日趋完善助推世界政治文明新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其松;;权力监督的类型分析——基于“制度—技术”的分析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18年12期

2 李文建;熊益;;权力监督视角下独立学院纪检监察体系的改革机制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05期

3 梁罡;;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7年07期

4 张杰;李和中;;权力监督体系的构建[J];重庆社会科学;2017年06期

5 杨娟;王杨儒;;从我国行政权力监督机制角度探析腐败问题的成因[J];新西部;2017年18期

6 高冠军;;完善对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行使权力监督机制研究[J];法制博览;2017年29期

7 郭文亮;;制度反腐新课题:如何加强对党内权力监督者的监督[J];廉政文化研究;2016年04期

8 郭文亮;廖皇珠;;民主党派参与权力监督制约研究综述[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5年02期

9 张敬晨;;腐败治理视域下的权力监督与制约[J];新西部(理论版);2015年13期

10 刘蓓;;村级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权力监督路径[J];党政干部论坛;201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成志;社会主义权力监督的理论与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1996年

2 杨长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权力监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俊淇;中国共产党群众监督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谢建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5 韩冰;中国执政党权力监督体系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苏常禄;官员激励、政府治理与权力监督[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漫群;习近平与邓小平关于权力监督论述的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年

2 王雪梅;列宁权力监督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3 陈东升;苏州市吴中区村级公共权力监督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4 崔秀丽;列宁执政党权力监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5 葛万鹏;列宁晚期权力监督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6 王婷;习近平权力监督思想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8年

7 吴辉;习近平的权力监督思想研究[D];吉首大学;2018年

8 张会敏;一把手权力监督困境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9 郑慧;“一把手”权力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南大学;2017年

10 刘媛;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村基层“一把手”权力监督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66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866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6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