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时期武汉工人纠察队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7 03:43
民国时期,武汉是长江中游的大都市,工商业发达、工人云集,劳资矛盾较深,工运历史悠久。1926年9月,国民革命军克复武汉,当地工潮再度兴起。为配合工运需要,成立于1926年10月的湖北全省总工会开始整理分属于各个工会的工人纠察队,并于1927年1月正式建立武汉工人纠察队。这支工人武装参与了收回汉口英租界、维护了武汉地区的革命秩序,也在工人运动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武汉工人纠察队终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动摇而宣告解散、交枪,该事件一度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内“投降主义”路线的经典论据之一,影响了其历史评价。加之大革命后中国政局动荡、史料散佚等因素影响,学界对于武汉工人纠察队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有成果尚不够系统、深入。有鉴于此,本文研究目的正在于完善前人成果、爬梳武汉工人纠察队的细节,以历史唯物主义态度探究其发展历程。此外,本文也将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完善相应的评价。最后,本文还致力于于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维度,阐述这支工人武装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影响。为实现研究目的,本文采取了时间线性的研究思路,以武汉工人纠察队的建立、发展与终结的过程为研究重点。大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时期。这场革命之大不仅在于其短时间内席卷了整个中国、极大地改造了中国社会现实,更在于其空前强大的社会动员。根据学界共识,这种动员集中体现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而其中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政党本色之处的正是其领导的工人运动。以此观之,诞生于“赤都”工运之中武汉工人纠察队不仅具有典型性,其发展历程更能折射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经过系统爬梳,本文得出了以下三个主要结论:其一,这支工人武装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工人运动的代表之一,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武装,取得了一定成绩,而其最终交枪应是局势恶化与其自身局限耦合的所致。其二,这支工人武装的发展历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本土化、时代化与军事化的趋势,这些是中国国情下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其三,这支工人武装经历的波折,深刻反映了中国工运与中国革命之间的张力。在获得研究结论的同时,本文创新之处也得以凸显,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对武汉工人纠察队细节的考证、对武汉工人纠察队历程主线的梳理、对有关新史料的应用、研究方式、态度上的改进。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231
【部分图文】:
中能明显看到纠察队员配戴的仿北伐军大檐帽上有五角星,与当时国民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7053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231
【部分图文】:
中能明显看到纠察队员配戴的仿北伐军大檐帽上有五角星,与当时国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正欣;;论大革命时期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革命性[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2 李曙新;;罗亦农与袁达时:大浪淘沙见真金[J];党史纵横;2012年12期
3 李曙新;;袁达时:刘少奇的入党介绍人之一[J];名人传记(上半月);2011年12期
4 邹陆军;;中国民兵发展史[J];兵器知识;2008年04期
5 杨奎松;;武汉国民党的“联共”和“分共”[J];近代史研究;2007年03期
6 黄加来;贺龙的一封亲笔寻“亲”信[J];湘潮;2005年06期
7 唐正香;黄埔军校的创立及其办学特色——纪念黄埔军校创立80周年[J];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02期
8 谭天度;追忆南昌起义[J];党史天地;1997年09期
9 卞杏英;;三次武装起义中的上海工人阶级[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10 陈卫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工人武装——省港罢工工人纠察队[J];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02期
本文编号:2887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887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