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社区参与及其行为选择差异性研究——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22 16:46
由于受经济、地理、文化等多种区域推拉因素的影响,社区人口流动性增强、居住工作空间变动频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流动党员居民常态化的社区政治参与。其"消极参与""选择性参与"以及"积极参与"的行为表现,使得流动党员的社区参与呈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该类群体在社区政治生活中的有效性难以全面发挥,不利于推动社区政治决策的科学民主化。为找到其社区参与缺位的根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其参与行为选择的主要因素,建立衡量参与行为的多元回归模型,以此得知,"社区主人翁意识""社区党组织号召响应度""社区归属感"这三种内生要素的不足,是造成这类群体社区参与行为稳定性缺乏的重要原因。而"社区参与制度约束"这一外生要素的缺乏,并不会直接导致流动党员回避社区参与行为的出现。基于以上原因,有必要从流动党员内生行为角度入手,通过强化其在社区政治生活中的主体身份意识,以多元梯度化的流动党员社区管理模式,加强其与社区集体生活的黏合度,推动区域政治生活的共建共治及共享。
【文章来源】:江汉学术. 2020,39(02)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流动党员社区参与行为分类测评指标
为使该数据计算结果便于观测,更加直观反映流动党员社区参与行为的差别化特征。我们将参与行为综合得分G的变化趋势与分布状况,绘制了如下图2所示的得分直方图:由上图2可知,该组数据大致服从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规律:综合得分数据G以原点为中心分布相对对称,且综合得分分布在[-2,2)区间的人数最多,占总体人数的84.47%。我们将综合得分分布在该区间的群体定义为社区“选择性参与型”流动党员,这类群体对于社区的“参与”或“不参与”大多模棱两可,随意性较强。而剔除以上“选择性参与型”的人数区间,我们将综合得分分布在[-5,-2)和[2,5)之间的群体分别定义为“消极参与型”及“积极参与型”群体,“消极参与型”行为大多表现为对于社区问题关注冷漠,回避社区公共生活。“积极参与型”行为则表现为热心社区公共议题解决,主动关注社区公共生活。得到该两极分化群体的样本数据为:“消极参与型”流动党员人数是“积极参与型”流动党员人数的2.2倍。通过对比该组数据反映出的参与行为情况,进一步验证了问卷设计之初提出的猜想:流动党员社区政治参与冷漠的现象在当前社区发展过程中还是较为严重的,其参与行为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及稳定性。在我们所调查的B社区中仍有大量有待开发出来的流动党员参与资源存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与路径[J]. 陈东辉. 理论与改革. 2019(03)
[2]全面推进智慧治理 开创善治新时代[J]. 傅昌波.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02)
[3]“隐身党员”社区参与研究——基于“共生论”的视角[J]. 张洋阳,黄建洪. 党政研究. 2016(02)
[4]社会治理下的区域化党的建设思考——基于浙江的实践[J]. 万雪芬. 理论探索. 2013(03)
[5]“村改居”后基层党组织的现实困境与职能重构[J]. 张红云. 理论导刊. 2012(09)
本文编号:2993571
【文章来源】:江汉学术. 2020,39(02)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流动党员社区参与行为分类测评指标
为使该数据计算结果便于观测,更加直观反映流动党员社区参与行为的差别化特征。我们将参与行为综合得分G的变化趋势与分布状况,绘制了如下图2所示的得分直方图:由上图2可知,该组数据大致服从统计学上的正态分布规律:综合得分数据G以原点为中心分布相对对称,且综合得分分布在[-2,2)区间的人数最多,占总体人数的84.47%。我们将综合得分分布在该区间的群体定义为社区“选择性参与型”流动党员,这类群体对于社区的“参与”或“不参与”大多模棱两可,随意性较强。而剔除以上“选择性参与型”的人数区间,我们将综合得分分布在[-5,-2)和[2,5)之间的群体分别定义为“消极参与型”及“积极参与型”群体,“消极参与型”行为大多表现为对于社区问题关注冷漠,回避社区公共生活。“积极参与型”行为则表现为热心社区公共议题解决,主动关注社区公共生活。得到该两极分化群体的样本数据为:“消极参与型”流动党员人数是“积极参与型”流动党员人数的2.2倍。通过对比该组数据反映出的参与行为情况,进一步验证了问卷设计之初提出的猜想:流动党员社区政治参与冷漠的现象在当前社区发展过程中还是较为严重的,其参与行为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及稳定性。在我们所调查的B社区中仍有大量有待开发出来的流动党员参与资源存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与路径[J]. 陈东辉. 理论与改革. 2019(03)
[2]全面推进智慧治理 开创善治新时代[J]. 傅昌波.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02)
[3]“隐身党员”社区参与研究——基于“共生论”的视角[J]. 张洋阳,黄建洪. 党政研究. 2016(02)
[4]社会治理下的区域化党的建设思考——基于浙江的实践[J]. 万雪芬. 理论探索. 2013(03)
[5]“村改居”后基层党组织的现实困境与职能重构[J]. 张红云. 理论导刊. 2012(09)
本文编号:2993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993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