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逻辑原点、基本原则与功能期待:完善监察监督机制的应然面向

发布时间:2021-02-09 21:07
  监察监督作为反映监察委员会基本职能的内在要求,从规范的运行层面回应了集中统一反腐的政治逻辑。作为监督的实现方式之一,其广义监督的范畴涵盖了监察委员会业已整合的监督、调查与处置职能,性质上有别于党内执纪监督、人大权力监督及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在监察委员会广义监督职能的实现过程中,应从监督权配置的政治逻辑原点出发,严格保障监察监督各项功能实现的特定方式;应遵从监督法定、正当与公开的基本原则,防止"以调查为中心"的办案模式僭越监察权应有之边界;应从政治、社会、法治与人文功能期待上畅通监察监督权利救济渠道,以确保处于法治化轨道中的监察监督机制之形成契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 

【文章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20,22(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监察监督形成之逻辑原点:党内监督的法治化
    (一)政治逻辑: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二)法治逻辑:权力生成的制度建构与公民权利保障之间的平衡
    (三)社会逻辑:民众对监察权力运行与监督的朴素期待
二、完善监察监督机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监察监督法定:监察监督权力行使的法律边界
    (二)监察监督正当:监察监督权力行使过程中的程序控制
    (三)监察监督公开:监察监督效果实现的必要保障
三、监察监督各项功能实现之应然期待
    (一)政治功能期待:制度反腐与高压反腐成为新常态
    (二)社会功能期待:从个案监督到群体震慑
    (三)法治功能期待:从法治政府到法治国家
    (四)人文功能期待:型塑廉政文化
四、代结语:回归监察监督权力运行的政治本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理思维及其与逻辑的关联[J]. 陈金钊.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9(03)
[2]开创廉政文化建设新局面[J]. 邓学源.  人民论坛. 2019(13)
[3]论纪检监察权的二元属性及其党规国法共治[J]. 刘怡达.  社会主义研究. 2019(01)
[4]监督职能是国家监察委员会的第一职能: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兼论中国特色监察监督系统的规范性创建[J]. 魏昌东.  法学论坛. 2019(01)
[5]正当性、权限与边界——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与党内法规之证成[J]. 江国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01)
[6]论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协调和衔接[J]. 曾钰诚,李复达.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8(05)
[7]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探论[J]. 杨正军,丁晓强.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03)
[8]党内权力监督法治化的法理论证[J]. 李广德,王晨光.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8(01)
[9]论规制公权力与强化法治监督体系建设[J]. 沈国明.  东方法学. 2018(01)
[10]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J]. 刘海涛.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8(01)



本文编号:3026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026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c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