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网络政治谣言对党群关系的危害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0 16:37
  互联网是人们高速快捷地获取和交换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党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纽带。然而,政治谣言却不断借助网络扩大和加速其对党群关系的消极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网络政治谣言对党群关系的危害及对策的相关研究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以“理论阐述-现实考察-成因分析-路径探讨”为设计理念展开论述。网络政治谣言对党群关系的危害主要体现在:通过歪曲党史国史等方式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破坏党群关系的政治基础,不仅损害党和国家形象,更会降低网民政治信任感。在此过程中,网络政治谣言恶化网络舆论生态,既损害网民利益,又造成网络政治参与无序化,使得党群工作风险增加,进而阻碍党群良性沟通,破坏党群和谐。从成因的角度看,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境外敌对势力和谣言家利用网络媒介造谣生事,网络思想领域复杂多变;权威信息发布制度和党群沟通机制建设尚不完善;网络谣言监管相对滞后,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网络主体存在失范现象。有效应对网络政治谣言对党群关系的危害,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措施: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做好舆论引导,讲好“党群关系”的中国故事;在健全信息公开制度的同时深入推进网络党群沟通;既要健...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现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网络政治谣言的内涵及传播特征
        一、网络政治谣言的内涵
        二、网络政治谣言的传播特征
    第二节 党群关系的重要意义及“网上”党群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一、党群关系的基本内涵
        二、密切党群关系的重大意义
        三、数字化生存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对“网上”党群关系的新发展
第二章 网络政治谣言对党群关系的主要危害
    第一节 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破坏党群关系的政治基础
        一、冲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削弱主流思想对群众的影响力
        二、歪曲党史国史,割裂党群的血肉联系
        三、动摇理想信念,消解民族凝聚力
    第二节 损害党和国家形象,降低网民政治信任感
        一、损坏党的形象,弱化群众对党的认同
        二、影响国家形象,误导群众的爱国情感
        三、扰乱社会正常秩序,扭曲网民政治心理
    第三节 恶化虚拟社会环境,形成群众的无序政治参与
        一、冲击网络舆论生态,损害网民利益
        二、网络政治参与无序化,党群工作风险增加
        三、阻碍党群良性沟通,破坏党群和谐
第三章 网络政治谣言危害党群关系的成因
    第一节 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网络思想领域复杂多变
        一、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群众易产生对党的不满情绪
        二、境外敌对势力造谣生事,妄图分化党群关系
        三、网络媒介加速谣言传播,谣言家趁机获利
    第二节 权威信息发布制度尚不完善,党群沟通机制建设有待加强
        一、新闻发言人制度有待完善
        二、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畏网心理
        三、党群沟通机制建设有待加强
    第三节 网络谣言监管相对滞后,配套法律法规须与时俱进
        一、监管方式相对滞后,多头管理引发混乱
        二、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应与时俱进
    第四节 网络主体存在失范现象,自律性有待提升
        一、网络环境下传统媒体把关失灵
        二、部分官媒“以谣辟谣”,极少数党员干部胡乱发声
        三、网民非理性政治参与,网络围观有待升级
第四章 党群关系视阈下治理网络政治谣言的主要对策
    第一节 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一、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维护网络安全
        二、做好舆情研判,及时引导舆论
    第二节 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深入推进网络党群沟通
        一、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完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
        二、推进网络党群沟通建设,增强网络理政能力
    第三节 健全法律规则,完善谣言监管体系
        一、健全网络政治谣言治理的法律规制
        二、依法治谣,完善谣言监管体系
    第四节 引导网络主体有序参与,协同维护网络空间
        一、党员干部积极触网,率先垂范引导网民自律
        二、坚持党管媒体原则,维护媒体“把关人”形象
        三、推进“识谣教育”,培育网络道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海解放前后中共是如何应对社会谣言的[J]. 崔丹.  党的文献. 2018(01)
[2]中国政治文化安全与网络谣言治理[J]. 任中义.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3]涉民族类网络辟谣舆情传播过程中不同主体治理行为实证研究[J]. 曾润喜,陈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1)
[4]唯物史观视野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民意基础[J]. 方世南,徐雪闪.  思想理论教育. 2018(01)
[5]网络舆论生态形成的媒介环境分析[J]. 薛海玲.  思想理论教育. 2018(01)
[6]网络空间中历史虚无主义的动向及应对[J]. 李维杰.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7(12)
[7]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话语体系构建的价值、困境及路径[J]. 陈杰,何云庵.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7(06)
[8]试析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谣言的防控[J]. 郑洁,赵菊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21)
[9]密切党群关系需搭建科学有效的沟通桥梁[J]. 石雪,唐雪漫.  人民论坛. 2017(28)
[10]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舆论形成机制比较[J]. 赵新利,黄升民,张安吉.  青年记者. 2017(22)

博士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研究[D]. 王飞.华东师范大学 2017
[2]互联网时代的执政党认同研究[D]. 孙会岩.华东师范大学 2017
[3]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问题研究[D]. 汪如磊.中共中央党校 2016
[4]新媒体时代党的社会领导力研究[D]. 仰义方.中共中央党校 2015

硕士论文
[1]网络政治谣言传播对大马华裔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D]. 林爱珊.南京大学 2017
[2]中国共产党运用自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研究[D]. 陈傲雪.兰州大学 2017
[3]自媒体领域的表达自由研究[D]. 张宁.东南大学 2017
[4]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中的地方政府形象塑造研究[D]. 应昕.南京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27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027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0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