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抗日根据地基础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4 05:58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基础教育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在争取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艰苦环境中发展壮大起来的。抗日根据地建立之前的苏区在教育发展方面已有雏形,推广普及了义务教育和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文化教育方针。纵观山东根据地教育发展历程,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中共山东省委发动和领导了抗日人民武装起义和游击战争。1938年至1939年间,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在胶东的蓬莱,黄县、掖县,等各地纷纷建立基层抗日民主政权。此时的山东根据地教育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政策与中央保持一致进行国防教育,并在胶东地区成立了国防教育委员会。1940年7月开始在沂南召开山东各界联合大会,会议在8月1日选举产生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并决定设立政治、军事、教育、财政经济、民众动员5个办公组,自此建立了省级教育行政机构。此时的根据地基础教育处于巩固发展的阶段,基础教育开始逐渐发展壮大。随着《新民主主义》的发表,这一时期教育已逐步转变成新民主主义教育,分为1939年至1940年的初步发展阶段,和1942至1943的大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经历了加强组织管理、注重质量逐步走向正规化、精简校舍、重视文化团体等一系列政...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一)关于山东抗日根据地教育研究资料
(二)关于山东抗日根据地教育的相关专著
(三)关于山东抗日根据地教育相关论文
(四)总结
三 创新点
四 重点、难点、研究方法
(一)重点、难点
(二)研究方法
五 概念界定
第一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基础教育发展的背景与政权建立
第一节 根据地建立前基础教育情况
一 抗日战争爆发前,苏区的文化教育
二 抗日战争爆发前,国民党统治区的文化教育
三 建立根据地前,山东地区的教育情况
第二节 根据地政权建立及教育行政发展
一 创建地方民主政权时期(1937.12一1940.7)
二 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时期(1940.8一1943.7)
三 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时期(1943.8一1945.7)
第二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基础教育发展历程
第一节 恢复阶段(1937-1938)
第二节 发展巩固阶段(1939-1943)
一 教育的初步开展时期(1939-1940)
二 教育改革和大发展时期(1941-1943)
第三节 整顿与提高阶段(1944-1945)
一 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二 教育与根据地抗战民主运动相一致
第三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基础教育建设
第一节 根据地基础教育的宗旨方针
一 国防教育时期
二 新民主主义教育时期
三 教育改革时期
第二节 教师情况
一 教师来源
二 教师待遇
三 教师质量
四 教师组织
第三节 教育经费
一 教育经费来源
二 教育经费管理
第四节 教育实施
一 动态实施情况
二 具体实施原则
三 面临问题及解决方案
第四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基础教育的历史思考
第一节 根据地基础教育的特点
一 在战斗中实施教育
二 在教育中进行战斗
第二节 根据地基础教育的历史贡献
一 培养建国的优秀人才
二 组建了党的抗日团体
三 掩护党组织的发展
四 增加人民的抗战信心
第三节 根据地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教育改革激进
二 教育资金不足
三 教学资源短缺
第四节 根据地基础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 发扬了义务教育精神
二 为农村建学提供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档案、资料汇编
二 地方志、文史资料
三 专著、回忆录
四 报章期刊
五 相关论文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国民教育[J]. 王士花. 枣庄学院学报. 2016(03)
[2]抗战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J]. 刘茧. 山东工会论坛. 2016(02)
[3]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历程[J]. 张春志.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05)
[4]山东抗日根据地教育工作初探[J]. 刘桂林. 山东档案. 1995(06)
硕士论文
[1]山东根据地及解放区的中等教育[D]. 郭莉娜.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山东抗日根据地干部教育探析[D]. 云雅清.天津商业大学 2013
[3]抗战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小学教师研究[D]. 王彦.山东大学 2012
[4]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述论[D]. 张永.湘潭大学 2009
[5]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小学教育研究[D]. 潘万静.首都师范大学 2008
[6]山东根据地的社会教育[D]. 李卫华.东北师范大学 2008
[7]山东解放区“识字班”运动研究[D]. 王团.福建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64183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一)关于山东抗日根据地教育研究资料
(二)关于山东抗日根据地教育的相关专著
(三)关于山东抗日根据地教育相关论文
(四)总结
三 创新点
四 重点、难点、研究方法
(一)重点、难点
(二)研究方法
五 概念界定
第一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基础教育发展的背景与政权建立
第一节 根据地建立前基础教育情况
一 抗日战争爆发前,苏区的文化教育
二 抗日战争爆发前,国民党统治区的文化教育
三 建立根据地前,山东地区的教育情况
第二节 根据地政权建立及教育行政发展
一 创建地方民主政权时期(1937.12一1940.7)
二 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时期(1940.8一1943.7)
三 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时期(1943.8一1945.7)
第二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基础教育发展历程
第一节 恢复阶段(1937-1938)
第二节 发展巩固阶段(1939-1943)
一 教育的初步开展时期(1939-1940)
二 教育改革和大发展时期(1941-1943)
第三节 整顿与提高阶段(1944-1945)
一 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二 教育与根据地抗战民主运动相一致
第三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基础教育建设
第一节 根据地基础教育的宗旨方针
一 国防教育时期
二 新民主主义教育时期
三 教育改革时期
第二节 教师情况
一 教师来源
二 教师待遇
三 教师质量
四 教师组织
第三节 教育经费
一 教育经费来源
二 教育经费管理
第四节 教育实施
一 动态实施情况
二 具体实施原则
三 面临问题及解决方案
第四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基础教育的历史思考
第一节 根据地基础教育的特点
一 在战斗中实施教育
二 在教育中进行战斗
第二节 根据地基础教育的历史贡献
一 培养建国的优秀人才
二 组建了党的抗日团体
三 掩护党组织的发展
四 增加人民的抗战信心
第三节 根据地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教育改革激进
二 教育资金不足
三 教学资源短缺
第四节 根据地基础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 发扬了义务教育精神
二 为农村建学提供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档案、资料汇编
二 地方志、文史资料
三 专著、回忆录
四 报章期刊
五 相关论文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国民教育[J]. 王士花. 枣庄学院学报. 2016(03)
[2]抗战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J]. 刘茧. 山东工会论坛. 2016(02)
[3]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历程[J]. 张春志.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05)
[4]山东抗日根据地教育工作初探[J]. 刘桂林. 山东档案. 1995(06)
硕士论文
[1]山东根据地及解放区的中等教育[D]. 郭莉娜.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山东抗日根据地干部教育探析[D]. 云雅清.天津商业大学 2013
[3]抗战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小学教师研究[D]. 王彦.山东大学 2012
[4]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述论[D]. 张永.湘潭大学 2009
[5]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小学教育研究[D]. 潘万静.首都师范大学 2008
[6]山东根据地的社会教育[D]. 李卫华.东北师范大学 2008
[7]山东解放区“识字班”运动研究[D]. 王团.福建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64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26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