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04-26 16:16
本文关键词:建国后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革命和建设各项事业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理论,它是党的生命力、公信力、领导执行力的根本所在。党必须矢志不移地坚持群众路线,并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不断推进理论的发展创新。研究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尤其是建国后其对群众路线的思考和认识,不仅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而且有助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国后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呈现出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对群众路线作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出现了几次大的转折。一是“大跃进”前后,对群众路线的认识和理解步入误区,在实践中偏离了正轨;二是调整时期,对某些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有所修正,形成了较为正确的理论认知,群众路线得到较好地贯彻落实;三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群众路线遭到极大的干扰破坏。1949年建国后,毛泽东对群众路线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就理论成果而言,一是强调执政必须遵循群众路线领导方法;二是深化对群众路线科学内涵的认识;三是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四是深刻诠释群众路线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的具体表现。在经济领域,是要依靠群众实现工业化,从而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要注重综合平衡,统筹兼顾,满足群众现实的物质利益要求,三是要在企业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在政治领域,强调坚持群众路线一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二是要坚决与官僚主义作斗争,三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国家权力的权利。在社会领域,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是走群众路线问题。建国后,毛泽东对群众路线的实践探索集中表现为探索保障群众路线贯彻执行的制度建构,并积极贯彻落实这些制度。革命胜利后,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国家政权的掌握为制度的构建推行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相继建立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调查研究制度、干部参加劳动制度和蹲点制度。尽管这些制度多数尚处于初步试行阶段带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不规范性,加之在当时阶级斗争异常尖锐的客观环境下,毛泽东关于制度建构的努力和尝试被冲淡了,同时由于中国缺乏制度建设的历史传统,因而毛泽东对群众路线的制度建构难免存在局限,但不能因此否定探索精神本身和毛泽东制度建构实践中的有益思想和正确做法。由于实践和认识的局限,在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甚至是失误,一是把群众路线等同于群众运动,二是一度忽视党的领导与群众主体性的统一。总的来说,这些局限,或者是失误,一是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在理论上出现某种失误,从而导致实践失误;二是由于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虽然理论正确,但在实践中背离了理论,从而导致失误产生。正如邓小平所说,失误和教训如同经验一样都是我们的宝贵思想财富,这就要求我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作全面、客观的分析,尤其要慎重对待其晚年关于群众路线的思考和实践。这里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对待毛泽东晚年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要辩证分析;二是要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践行群众路线的失误是探索中的失误;三是评价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践行群众路线的失误要置其一生功过中综合评价。执政条件下如何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真正为民谋利益仍是党需要长期思考的重大问题,这既是考量其是否真正实现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基础。建国后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形成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虽然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体现出革命年代的某些特性,但无论是其有益探索还是实践中的局限、失误都有助于我们思考执政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反思建国后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启示我们,在执政条件下践行群众路线,一是必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三者的有机统一;二是必须始终把党的领导与依靠群众密切结合;三是必须不断创新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四是必须坚持制度化与法制化的发展导向。
【关键词】:毛泽东 群众路线 理论探索 实践探索 局限性 现实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41;D25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1章 绪论11-23
- 1.1 选题由来及意义11-13
- 1.1.1 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11-12
- 1.1.2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必然要求12
- 1.1.3 切实贯彻执行好党的群众路线的客观需要12-13
- 1.2 研究现状13-20
- 1.2.1 国外研究述评13-15
- 1.2.2 国内研究述评15-20
- 1.3 研究方法20-21
- 1.3.1 秉持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基本方法21
- 1.3.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21
- 1.3.3 注重比较研究法21
- 1.4 主要解决的问题和不足21-23
- 第2章 建国后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的发展轨迹23-31
- 2.1 1957年以前的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23-25
- 2.2 1957年以后毛泽东对群众路线若干问题认识的变化25-31
- 2.2.1 “大跃进”前后偏离正轨,步入误区25-27
- 2.2.2 调整时期有所修正,较好落实27-28
- 2.2.3 “文化大革命”期间对群众路线的干扰破坏28-31
- 第3章 建国后毛泽东对群众路线的理论探索31-45
- 3.1 强调执政必须遵循群众路线领导方法31-32
- 3.2 深化对群众路线科学内涵的认识32-34
- 3.3 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34-36
- 3.4 深刻诠释群众路线在各领域的表现形式36-45
- 3.4.1 经济领域36-39
- 3.4.2 政治领域39-43
- 3.4.3 社会领域43-45
- 第4章 建国后毛泽东对群众路线的实践探索45-55
- 4.1 制度建构——实践探索的集中表现45-46
- 4.2 实践探索之制度建构的主要内容46-52
- 4.2.1 调查研究制度46-48
- 4.2.2 劳动制度48-50
- 4.2.3 蹲点制度50-52
- 4.3 实践探索之制度建构的特征52-55
- 4.3.1 从设置上看,交叉重叠53
- 4.3.2 从内容上看,以干部为视角53-54
- 4.3.3 从运行上看,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54-55
- 第5章 建国后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的局限性55-75
- 5.1 把群众路线等同于群众运动55-65
- 5.1.1 群众路线与群众运动的逻辑关系55-58
- 5.1.2 毛泽东对群众路线与群众运动的混淆58-59
- 5.1.3 混淆群众路线与群众运动的主要原因59-65
- 5.2 对群众路线内在规定性贯彻不彻底65-75
- 5.2.1 “主体—主体”建构模式下群众路线的内在规定性65-67
- 5.2.2 对内在规定性贯彻不彻底的具体表现67-70
- 5.2.3 对群众路线内在规定性贯彻不彻底的主要原因70-75
- 第6章 建国后的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的启示75-85
- 6.1 正确认识建国后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75-77
- 6.1.1 对待毛泽东晚年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要辩证分析75
- 6.1.2 明确践行群众路线的失误是探索中的失误75-76
- 6.1.3 评价失误要置于毛泽东一生的功过中综合评价76-77
- 6.2 建国后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的现实启示77-85
- 6.2.1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三者的有机统一77-80
- 6.2.2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始终把党的领导与依靠群众密切结合80-81
- 6.2.3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创新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81-82
- 6.2.4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以制度化与法制化为发展导向82-85
- 结语85-87
- 参考文献87-91
- 致谢91-93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9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纯柏;蔡世忠;;毛泽东对群众路线的独创性贡献[J];理论探索;2014年01期
2 曹守亮;;谈谈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J];前线;2013年08期
本文关键词:建国后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28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