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新时期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的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4 12:15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的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逐步加深,非公有制企业的不断发展变化和青年思想的日益多元化,使得团组织的生存空间萎缩、团组织的可控资源减少、团组织的凝聚力下降、团组织的许多职能被削减,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产生一系列问题。共青团已经成为我党在各类企业和单位中联系青年的主要沟通组织。如果共青团在企业单位中的作用不断下降,那么就会出现我党在企业单位的青年基础出现危机,进而导致企业单位党组织陷入缺乏活力的不利局面。共青团离不开企业,企业青年也离不开共青团组织,团组织作为青年政治组织,是青年合理表达自身政治诉求的有效途径,是和企业沟通交流的有力平台,失去了这个途径和平台,广大青年在企业中的诉求将不能充分表达,广大青年的利益也将很难被保障。因此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借助共青团组织的力量,才能够团结企业的广大青年职工,并且带领他们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组织活动,也会对企业的青年职工起到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对比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的区别,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找出最适合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团组织建设路径,对于探索新时期下如何进行非公有制企业的团组织建设工作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对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的必要性进行研讨、分析,然后使用比较分析法对非公有制团组织建设的发展问题进行探讨,以此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和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相关的理论概念,包括新时期的界定,共青团的组织原则、基本任务和发展变化及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概念、非公有制企业的类型和发展情况三方面。第二章着重对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进行分析,介绍了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得出进行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有利于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非公有制企业团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成为坚实的制度基础,也为非公有制企业工人及团员人数的增加提供了条件基础,健全的制度为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提供有政策基础的组织建立可能性。接着又将非公有制企业和公有制企业的团组织建设进行了对比,介绍了非公有制企业和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三章进入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的问题分析,重点分析了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的现状,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组织活力逐渐提升,管理体系日渐畅通,工作成效不断显现,团组织的规模和数量不断上升。指出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企业所有者态度不积极,团组织成员素质参差不齐,团组织内部组织生活难以开展等问题,并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剖析了新时期下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存在动力不足,团员青年思想多元化发展,团组织建设工作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新时期团组织无法有效动员青年,团组织不能与时俱进和团组织建设管理制度不健全等主观和客观原因。最后,第四章给出了加强和改善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共青团的队伍建设,扩大团组织覆盖面,加强党团合作,提升组织活力,与企业特点相结合,充分发挥团组织先进性,赢得非公有制企业主理解等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 非公有制 团组织 建设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9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7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 研究背景11-13
  • 2. 研究意义13
  • (二) 研究现状13-15
  • 1. 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的功能定位问题14
  • 2. 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的实现14-15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15
  • 1. 研究思路15
  • 2. 研究方法15
  • (四) 文章的创新点15-17
  • 1. 研究内容有聚焦性15-16
  • 2. 研究思路有创新性16-17
  • 一、 理论概念17-20
  • (一) 新时期的界定17-18
  • (二) 共青团理论概念18-19
  • 1. 共青团简介18
  • 2. 共青团的组织原则18
  • 3. 共青团的基本任务18-19
  • 4. 共青团的发展变化19
  • (三) 非公有制企业理论概念19-20
  • 1. 非公有制企业的概念19
  • 2. 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情况19-20
  • 二、 非公企业团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比较20-26
  • (一) 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的必要性20-22
  • 1. 有利于企业自身建设与发展20-21
  • 2. 有利于企业团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21
  • 3. 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21-22
  • (二) 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的可能性22-23
  •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团组织提供了制度基础22
  • 2. 非公有制企业工人及团员人数的增加提供了条件基础22-23
  • 3. 健全的制度为非公有制企业团建提供政策基础23
  • (三) 非公有制企业和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的异同23-26
  • 1. 非公有制企业和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的相同点23-24
  • 2. 非公有制企业和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的不同点24-26
  • 三、 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6-34
  • (一) 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的现状26-29
  • 1. 运用普遍途径,提高团组织建设效率27-28
  • 2. 坚持统筹推进,确保任务落实28
  • 3. 坚持多措并举,提升组织活力28-29
  • (二) 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29-30
  • 1. 企业所有者态度不积极29-30
  • 2. 团组织成员素质低30
  • 3. 团组织内部生活和团组织活动难以开展30
  • (三) 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0-34
  • 1. 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观原因30-32
  • 2. 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客观原因32-34
  • 四、 改善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建设的对策34-42
  • (一) 加强共青团的队伍素质34-36
  • 1. 加强团组织干部队伍建设34-35
  • 2. 加强团员队伍建设35-36
  • (二) 扩大团组织在基层的覆盖面36-37
  • 1. 统一思想,加强领导36
  • 2. 积极探索,不断创新36-37
  • (三) 加强党团合作,提升团组织活力37-38
  • 1. 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37
  • 2. 多项措施并用,提升组织活力37-38
  • (四) 与企业特点相结合并发挥团组织的先进性38-40
  • 1. 与企业特点相结合,实现企业和团组织双赢38-39
  • 2. 发挥团组织的先进性39-40
  • (五) 赢得非公有制企业主理解40-42
  • 1. 打消非公有制企业主的各种疑惑和偏见40
  • 2.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让非公有制企业主感受到团组织的先进性40-41
  • 3. 改进方法,更新理念,主动赢得非公有制企业主的理解支持41-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5
  • 附录45-46
  • 后记46-4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t

本文编号:365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65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a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