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民众动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11:20
本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民众动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运用多种方法,深入开展了广泛的民众动员工作。在根据地广大民众的积极配合下,党的民众动员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成为抗战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展民众动员工作是由一定的背景因素所决定的。抗战爆发以后,山东民众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开展民众动员是全民抗战的内在要求;党丰富的民众动员经验和山东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为党的民众动员工作打下了组织基础;同时,,无论是思想先进的工人、学生集体,还是对政治冷漠的农民阶层,都亟需党去领导他们。 在抗日战争时期,党在山东根据地的民众动员经过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山东党组织在抗战爆发之初、山东根据地初步发展时期、克服抗日战争严重困难时期和全面夺取抗日战争胜利时期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民众动员工作。 为了最大程度上对民众进行动员,中国共产党不断创新动员方式和策略,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动员工作。在政治方面,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政治宣传;动员民众加入各种群众性抗日救亡民众组织;动员民众参与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在经济方面,党在根据地制定了新的财政、经济政策;动员民众参与生产运动;深入开展减租减息和改善雇工待遇运动。文化方面,努力发展群众性文化教育;开展革命文艺工作。军事方面,及时制定了军事动员的方针、政策;积极动员民众参与敌后游击战争;努力发展民兵组织;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和参军工作;最终汇聚人民的力量,开展对日反攻作战。 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民众动员作用突出:一是推动了抗战的胜利;二是促进了山东党组织的发展;三是促进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还体现出范围的广泛性、目的的为民性、组织的有序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等鲜明的特点。 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民众动员的历史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理论经验和现实启示。理论方面,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吸收借鉴历史教训;三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实践方面:一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民众动员的基础;二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开展民众动员的前提;三是适当的策略是民众动员的保证。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 山东抗日根据地 民众动员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31;D252
【目录】: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引言10-20
- 一、选题的意义10-11
- (一)理论意义10-11
- (二)现实意义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一)国内研究现状12-15
- (二)国外研究现状15-16
- 三、研究方法16-17
- 四、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17-18
- (一)研究难点17-18
- (二)研究创新点18
- 五、相关界定18-20
- 第一部分 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民众动员的背景分析20-28
- 一、民众动员是全民抗战的内在要求20-22
- (一)华北事变后,山东人民面临严重危机20-21
- (二)面对严重危机,国民党山东当局应对失措21-22
- 二、民众动员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党情分析22-25
- (一)党具有一定的民众动员经验23-24
- (二)山东党组织的发展24-25
- 三、民众动员的客体——山东民众的民情分析25-28
- (一)学生和工人群体的抗日救亡运动迭起25-26
- (二)广大农民处于无组织状态26-28
- 第二部分 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民众动员的发展历程28-34
- 一、山东党组织在抗战爆发之初的民众动员(1937 年 7 月——1938 年 9 月)28-29
- 二、山东党组织在山东根据地初步发展时期的民众动员(1938 年底——1940年底)29-30
- 三、山东党组织在克服抗日战争严重困难时期的民众动员(1941 年初——1943 21年底)30-32
- 四、山东党组织在全面夺取抗日战争胜利时期的民众动员(1943 年底——1945年 9 月)32-34
- 第三部分 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民众动员的内容34-64
- 一、政治方面34-41
- (一)开展爱国主义政治宣传34-37
- (二)发展抗日救国民众团体37-39
- (三)推进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39-41
- 二、经济方面41-51
- (一)颁布新的财政经济政策41-43
- (二)开展生产运动43-46
- (三)开展减租减息和改善雇工待遇运动46-51
- 三、文化方面51-57
- (一)发展群众性的文化教育51-54
- (二)开展革命文艺活动54-57
- 四、军事方面57-64
- (一)动员民众参与敌后游击战争57-58
- (二)发展民兵组织58-60
- (三)开展拥军优属和参军工作60-62
- (四)动员民众参与对日反攻62-64
- 第四部分 对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民众动员的评价64-74
- 一、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民众动员的作用64-69
- (一)推动了抗战的胜利64-65
- (二)促进了山东党组织的发展65-67
- (三)推进了根据地的发展67-69
- 二、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民众动员的特点69-74
- (一)范围的广泛性69-70
- (二)目的的为民性70-72
- (三)组织的有序性72
- (四)策略的灵活性72-74
- 第五部分 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民众动员的经验与启示74-85
- 一、理论经验74-79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4-76
-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吸收借鉴历史教训76-78
- (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78-79
- 二、现实启示79-85
- (一)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民众动员的基础79-81
- (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开展民众动员的前提81-82
- (三)采取适当的动员策略是民众动员的保证82-85
- 结语85-86
- 参考文献86-90
- 一、文献部分86
- 二、著作部分86-87
- 三、期刊论文部分87-88
- 四、学位论文部分88-90
- 致谢90-9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龙;陕甘宁边区抗战文化运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民众动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5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75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