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四社团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发布时间:2017-05-20 13:01
本文关键词:论五四社团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是关于五四社团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研究。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成立的,这些因素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以及共产国际的帮助等,但鲜为人知的是五四社团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通过研究五四社团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可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丰富营养,正确评价中国早期共产党人,特别是陈独秀等人的历史地位和贡献,并对当前的社团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又分为三部分。 前言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即五四社团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着重介绍五四社团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背景;其次,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关于五四社团中主要社团组织的最新研究现状。最后,阐明了五四社团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的关系,突出革命性五四社团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 正文的第一部分,是对五四时期社团发展的现状概述。对大动荡、大变革的五四时期中社团组织产生的背景进行着重介绍,对当时主要的社团组织的产生、发展、转折或者消亡等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各类主要社团进行比较,区分出马克思主义社团与非马克思主义社团。 正文的第二部分,是对五四社团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介绍。众所周知,关系是相互的,所以这一部分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五四社团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二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五四社团的影响。五四社团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人才基础和组织基础,可以说在推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诸多因素中,五四社团是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另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对五四时期出现的革命性社团起了很大的导向作用,使一部分非革命性社团转变为革命性社团,在很大程度上坚定了革命性社团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使得这部分社团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拥护者。 正文的第三部分,是五四社团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对当今社团建设的启示。具体为,一是在思想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二是在方向上,要坚定正确的方向,,坚定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三是在方法上,要坚持辩证统一的方法来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关键词】:五四社团 中国共产党 成立 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齐鲁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31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8
- 一、 选题意义10-11
- 二、 学术界研究现状11-15
- (一) 研究阶段11-12
- 1. 恢复重建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末)11
- 2. 初步研究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初至 90 年代末)11
- 3. 深入研究阶段(21 世纪以来至今)11-12
- (二) 学术界关于五四社团研究的主要问题12-15
- 1. 对五四社团类型的研究12
- 2. 对五四时期主要社团的研究12-15
- 三、 研究内容与基本构架15-16
- (一) 主要内容15
- (二) 基本构架15-16
-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6-18
- (一) 研究方法16-17
- (二) 主要创新点17-18
- 1. 视角新17
- 2. 内容新17-18
- 第一部分 五四社团的基本概况18-36
- 一、 社团现象问题概述18-21
- 二、 主要社团介绍21-36
- (一) 新民学会21-24
- (二) 少年中国学会24-26
- (三) 新潮社26-28
- (四) 工读互助团28-31
- (五)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31-36
- 第二部分 五四社团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6-44
- 一、 思想基础:五四社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6-39
- 二、 人才基础:五四社团促进了早期共产主义者的成长39-41
- 三、 组织基础:五四社团促进了早期共产党组织的成立41-44
- 第三部分 五四社团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现代启示44-50
- 一、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44-46
- 二、 大学生社团建设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及严格的准入、退出制度46-48
- 1. 大学生社团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及积极向上的宗旨信仰46-47
- 2. 严格会员的准入及退出制度47-48
- 三、 坚持辩证统一的立场看待历史人物48-50
- 结语50-52
- 参考文献52-58
- 致谢58-60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家骥;;新民学会的创立及其历史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2 罗玉明;董丽霞;;陈独秀对湖南早期党史人物群体成长的影响[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3 曲广华;五四时期社团的整体特征——从与戊戌学会之比较谈起[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4 曲广华;;五四社团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地位的确立[J];北方论丛;2007年06期
5 曲广华,王富国;试论五四时期社团繁荣的原因[J];北方论丛;1998年04期
6 方增泉;近五年来五四运动史与中共建党史研究简况[J];北京党史研究;1996年04期
7 邱美珠;论五四时期的青年社团组织[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8 杨晓伟;;新民学会成立会议参会人员及人数考证[J];船山学刊;2012年02期
9 郭伟伟;从空想到科学——互助论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影响之探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03期
10 付延功;;论邓中夏工人运动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J];党史文苑;2011年12期
本文关键词:论五四社团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1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8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