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江西省的地方法治文化资源
发布时间:2016-05-13 13:28
论文摘要 江西地方法治文化资源具有典型的江南文化风格,儒释道文化、宗族文化作为江南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样对江西的法治文化产生重大影响。除此之外,江西还有独特的传统法治文化。地方性法治文化资源虽然有消极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它们的积极意义,挖掘它们的实用价值,对推动地方法治建设有很大帮助。
论文关键词 地方法治文化资源 法律原则 实用价值
一、江西省的地方法治文化资源
地方法治,是指结合地方文化习俗的特色,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为本地方的立法、司法、执法作出指导,使之更好的为地方服务。江西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文化地域,尤其是宋明时期,在法律制度发达的宋朝,江西以“健讼”著称于世,明朝素以“清廉”自居,这跟这个时期的儒学的新发展——宋明“理学”息息相关,而江西作为“理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受其影响至今。
(一)重“礼”
自魏晋时期“衣冠南渡”,江南掀起了文化大发展时期,北方的儒士、大家纷纷植根于江南,传播儒家文化。礼是儒学的重要内容,魏晋以后,北方的儒家文化遭到了严重破坏,南方保留了中原儒家文化的精华。通说认为,礼起于周代,《诗经》是周礼内容的重要载体。孔子通过对《诗》、《书》的删立,添加《礼》、《乐》,制定了六经,很显然礼在儒家形成之初就是儒学的重要内容,“西周的礼乐文明是儒家思想的母体,轴心时代的儒家以重视礼为特色。” 礼与中国古代法律密不可分,我国古代法律的巅峰之作——《唐律疏议》常常被认为是“礼”的汇编,“礼法的圆融成熟非常鲜明”。作为保留“中原文化”较好的省份之一,江西的民间社会,日常生活非常注重礼仪,如果你不大遵守既有礼仪,将被视为对对方的慢待,难免会有所抱怨,例如在一个家族内部,对于不讲究长幼尊卑的成员,就会被人斥为没大没小;婚丧嫁娶,特别注重仪式,没有完成既有的婚礼仪式,通常不会被认为双方已结婚。
(二)宗教思想的影响
宗教是日常生活极具艺术的另一面,宗教常常靠其独到的思想理论影响人们的生活。宗教的影响主要是对人的“心”的作用,宗教的内容只有变成了人的所思所想才会开出“智慧的花朵”。“道观可以说是江西分布最广的宗教场所,有道观340多所,遍布每一个地区,特别是在南昌地区,大概有65所之多” 。道教的思想包含了很多朴素的哲学道理,道家主张“无为”、“与世无争”,造就了地方性的“崇文抑武”心理,一般情况下不诉诸武力,偏爱更加温和的方式处理问题。“无为”的真正内涵是遵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可去违背它,甚至不太重视人的创造作用。这在江西省的行政管理体制上有所体现,公务员数量的多与少并不影响行政的效率,因为接到的行政诉求和治安案件并不多,这与民众更加愿意平静“接受”或是协商解决有关。佛教在江西的影响可谓深远,不仅体现在寺院规模上,是道教的十多倍之多,还体现在它蕴含的“平等”、“宽仁”、“善良”、“俭朴”的观念,其所蕴含的朴素的道德观渐渐融化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三)宗族观念强烈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 ,这句话是对宗族组织结构最深动的描述,宗族制度是以父系血缘为基础缔结的社会组织。宗族作为个人与国家的中间体,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江南地区尤为严重,这其实是由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江南地区远离政治中心,中央政府的力量较弱,历代王朝虽然对宗族制比较反感,但又不得不有所倚重,这种默认的态度促进了江南地区宗族组织的发展。江南地区至今宗族观念都很强烈,宗族组织似乎为农业社会量身打造的,其为农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
江西的宗族观念之烈,从肖唐镖的调查中可见一斑。
“在江西省,笔者在1999年10-12月间对省内C.T两县各20个村进行调查,发现农村宗族已普遍重建,活动较为频繁。C县20个村的252个姓次中,大约40个姓次有宗祠;165个姓次有族谱c其中新修、续修的159个),占姓次总数的65.48% 。 T县20个村共322个姓次中,大约120个姓次有宗祠;150个姓次有族谱(其中新修、续修的119个姓次),占明确回答是否有族谱姓氏总次数(233个)的64.3 8% 。这与笔者在此前对江西农村调查的情况是一致的。”
宗族组织仍然有顽强的生命力,诸如干预农村选举,这对农村选举制度的公平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也会容易提供械斗的外部条件。但这只是宗族观念影响下的一个小方面,总的来说,“宗族势力并不构成推广地方民主化的障碍”。“宗族观念”的强烈在村级政治方面积极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在上级政府出台的政策面前,经过宗族组织的中间环节,政策的“压迫性”减弱,村民的主动性更强。在遇到突发的治安事件当中,对村民的动员也更为及时有效和便捷,对于地方的社会秩序的稳定是有好处的。
(四)“立字据”的传统
江西“立字据”的传统由来已久,其产生的原因很多,宋代的江西,关于土地的买卖、租赁、抵押活动非常多,这主要是因为宋朝“不抑兼并”、“不立田制”的政策导致的。在宋朝,尤其是南宋,对江西的开发幅度很大,由于当时宋朝的经济制度繁琐,而又很难诉诸官府,民间就大量使用订立契约的方式,民间一般称之为“立字据”。发展到后来,则变成了“一事一立”的局面,甚至涉及了非债务领域。例如,民间找“赘婿”,要写个招赘书;关于村务的决定,要形成书面文本,以防赖账。
(五)“好辩”观念下的讲“理”思维
宋明时期,江西人“好讼”,明人张四维的《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就收录了江西东北部地区的诉讼案件近二十多篇,还有就是江西出现了堪称第一部诉讼教科书《邓思贤》,“遍地词讼,妇孺皆哗”可能是最形象的描述。这种“好讼思想”至今存在于江西人的生活中,不过形式有所改变,江西人在平时生活中喜欢和别人辩论,即使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情况下,也不放弃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江西人的“好辩”观念。这样会产生一个结果,江西人喜欢“打嘴仗”,此时,有不可避免的“摆道理”。可能执法者不喜欢这样的被执行人,但应该了解江西人的“好辩”观念,给予更多的包容。但另一方面讲,这也是一种朴素的权利意识,值得我们保留与称赞。
(六)注重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
“古代民间调解,明清时称为‘私休’包括乡里调解、宗族调解、邻里亲友调解等”。乡里调解是指几个村子间发生矛盾时,请一位公正的德高望重的人调停纠纷。在江西农村,通常会采取这种做法,一般不诉诸官府,调解人也会保持中立的立场,找到化解纠纷的办法。儒家文化十分强调“无讼思想”,而“民间调解”方式恰好契合了这种观念,所以历来被统治者提倡。江西人深受宋明“理学”的熏陶,早就养成了“经世致用”的观念,中国古代诉讼程序复杂,诉讼代价高昂,胜诉后也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精明强干的江西人当然不太喜欢使用诉讼的手段。至今,江西人也不愿意运用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更愿意遵循民间社会的“隐藏性规则”。宗族调解、邻里亲友调解在江西农村社会也表现的非常明显,江西女性和村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旦族亲之间发生矛盾,其他族亲的女性成员就会及时赶到进行劝阻,其中特别有意思的事,她们一般用命令的口吻进行劝阻。只有等她们调解不了的时候,才会搬出村长。
二、地方法治文化资源的实用价值
地域性法治文化,是传统的“法治”,更是民间社会依托本地域的人文地理环境自发生成的行为准则和“法治心理”。“法治心理”是指社会大众对当今制度的看法与评价,“法治心理”关乎中国法治建设在地方的稳步推进,关乎“依法治国”这个大的方针政策的具体实现。地方法治文化资源带有复杂性、分散性和模糊性等特征,,在深入挖掘中,如何对它们进行分辨是一个难题,它们的存在是否可以为现在的“法治”所用?在地方法治建设推进进程中,我们对它的重视程度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标准,即地域性法治文化的实用价值。
(一)探寻地方性法治文化资源中符合现代法律原则的部分
法律原则是从现代的法律制度提炼出来的,是现代法律中的精神所在。法律原则从其宗旨方面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实性法律原则,事实性法律原则更多的是从社会治理出发,追求的是“成本效益”和“社会控制”,地方法治文化本身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地方法治文化就是古代法律及其观念在地方的变通,其目的就是追求更低的治理成本和更稳固的社会控制,从这一点看,地方法治资源有很大一部分是符合现代的法律原则;一类是伦理性法律原则,所谓伦理性原则,就是处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这类法律原则,与地方性法治文化有一定的暗合,不过,有两点不可忽视的差别,即“本土化”的西方伦理、“地区化”的伦理变形现象与地方法治文化资源的伦理的区别,我国引入外国法律制度的同时,也同时引入了西方法的伦理观念,例如自由、平等、“人权”等。中国古代的法治文化并没有产生这些概念,古代法治文化原有的伦理概念有“亲亲”、“尊尊”、“三纲五常”等的儒家“礼”的内容,与现代法律中的伦理观念所体现的内涵完全不同,但这不是说中国古代的法治文化的内容不符合现代法律原则,而是评价的标准不同。
(二)对不符合现代法律原则的部分,探寻其中的合理性
“在社会生活中,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适用法律,法律只调整那些重要的社会关系领域,而有些私领域(诸如人们的思想观念、认识和信仰等问题),只要它尚未表现为外在的行为, 并产生超出该领域以外的社会影响(例如信仰可能外化为暴力行动),那么就不宜采取法律手段加以调控。”法律并不是所有社会问题的出发点,法律的原则在某些方面不能作为评判的标准,在无法使用法律原则作为标准的情况下,就应该从资源的本身出发,不要一味苛求与法律相一致。
地方法治资源毕竟是古代法律及其观念的地方性变异,古代的“法治”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法治”,古代的法治包含了太多的“人治”和“礼治”,必然有部分地方法治文化的内容与现代法治文化是不一致的。它们虽然不符合现代的法律原则,但是它们确有自己独特的作用。比如“偏爱嘴仗”这一习惯,它可能不是正当的法律解决途径,但是它可以表达人们的要求,缓解一部分矛盾,主张自己的权力。又如,执法中的“德治”观念,虽然执法双方常常不以正式的法律制度作为标准,但是它确实为社会秩序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三)在现代法律制度与地方“法律心理”发生矛盾时,要加以权衡
地方“法律心理”可能是国家机关最不想看到的,但是却是他们不容忽视的。法治是整个国家的法治,最终将会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地区,地方法治是全国法治的一部分。在推进地方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法律心理”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如果偏向本地区的“法律心理”,必然会损害相关法律在本地区的实行的效力。究竟怎样对它们进行“取舍”,将引入“价值判断”的理论,在现有法律制度之间发生冲突时,一般都采用“价值判断”的方式解决,可能“价值判断”是最为有效的方法。这里的价值判断不能等同于法律之间的“价值判断”,应该从“获得”和“代价”的关系入手,这有点像波斯纳的“成本效益法”。当“获得”大于“代价”时,应该倾向于现有法律制度;当“代价”大于“获得”时,应该适当考虑当地的“法律心理”。
本文编号:44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44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