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华北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道德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8 10:09

  本文关键词:华北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道德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符合社会历史进步要求的道德文化会对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研究华北抗日根据地的道德建设,其意义在于揭示它对建设抗日根据地和战胜日本侵略者所起到的精神力量与社会贡献。同时,华北抗日根据地是敌后战场的重心和中流砥柱,解剖和总结这一根据地的道德建设,可以窥见整个敌后抗日根据地道德建设的全貌,以及所积累道德建设的丰富经验。当然,研究华北抗日根据地的道德建设对丰富道德文化建设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当前我国道德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本文从华北地区道德状况的实际出发,遵循党的奋斗目标和道德建设理念以及指导思想,运用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多学科知识,以整体考察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华北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的道德建设进行了系统考察,并全面阐述了道德建设的内容、核心观点、举措、经验教训、成就和意义。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华北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进行道德建设的历史背景。从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入手,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道德现状进行了描述,揭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根据地生存产生的消极影响,指出了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阐明了道德建设的理念和指导思想。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道德建设的内容。其中包括:第一,提升道德意识,凝聚精神力量。从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艰苦奋斗精神,弘扬勇敢战斗精神等诸多角度阐释了革命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中国军民如何激发出民族意识和抗日斗志,如何正确对待生死观,从而成为国家、民族的忠诚捍卫者和建设者。第二,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人文素质。首先加强自身修养,塑造个人良好形象。其次,倡导人文关怀,加强社会治理。根据地的党员、干部和一切公职人员必须尊重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从思想、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向危害人民的公敌(如土匪、烟赌)进行坚决斗争。最后,提高文化科学水平,摆脱愚昧落后。提高文化、科技水平是摆脱愚昧落后状态的根本之举,是从封建迷信牢笼中解放出来的重要途径。第三,倡导公平正义,保证民主权利。首先根据地实行普选制、保证了人民群众的民主自由和政治权利;其次实行减租减息,保证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再次,建立廉洁、清明高效政府。第四,改造不良风习,树立新风良俗。根据地在道德建设中提高妇女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倡导婚姻自由,反对买卖婚姻;反对缠足;反对溺婴等内容,从而实现了家庭和睦、婚姻幸福、社会安定、良习新风的形成。第三部分:总结了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启示。首先,党在华北抗日根据地的道德建设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例如,把道德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教育和法制相结合;抓典型、树榜样;多种方式方法等,这些经验使道德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在道德建设中也有深刻的教训,例如,对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不深刻,工作安排欠全面;教育内容有疏漏,教育措施不规范;干部作风有问题,道德建设打折扣;违背道德建设规律,强迫命令没有耐心等。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党中央正在构建道德建设的体系,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华北抗日根据地道德建设的精神资源,如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无私奉献、自律自省、廉洁高效、团结互助、艰苦奋斗、革故鼎新、移风易俗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当然,其中的教训也是我们应该汲取的。
【关键词】:华北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 道德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69.5;D25;D648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2
  • 引言12-17
  • (一)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12-13
  • 1. 问题的缘起12
  • 2. 选题的意义12-13
  • (二) 研究现状分析13-15
  • 1.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道德建设研究13
  • 2.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13-14
  • 3. 关于文化建设的研究14-15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15-16
  • 1. 研究思路15-16
  • 2. 研究方法16
  • (四)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16-17
  • 1. 重点、难点16
  • 2. 创新点16-17
  • 一、华北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进行道德建设的历史背景17-23
  • (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形势和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开创17-18
  • (二) 华北地区的道德状况及道德建设的必要性18-21
  • 1. 民主制度的缺失18
  • 2. 贪污浪费现象严重18-19
  • 3. 毒赌屡禁不止19
  • 4. 封建陋习根深蒂固19-20
  • 5. 匪患奴化危害严重20-21
  • (三)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和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21-23
  • 1.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21
  • 2. 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21-23
  • 二、华北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道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23-51
  • (一) 提升道德意识,凝聚精神力量23-29
  • 1.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民族意识和抗日斗志23-25
  • 2. 发扬勇敢战斗精神,展现压倒敌人的气概25-28
  • 3.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困难面前永不低头28-29
  • (二) 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人文素质29-38
  • 1. 加强自身修养,塑造个人良好形象29-31
  • 2. 倡导人文关怀,加强社会治理31-34
  • 3. 学文化、爱科学,摆脱落后愚昧状态34-38
  • (三) 倡导公平正义,保障民主权利38-43
  • 1. 实行普选,保证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38-39
  • 2. 推行减租减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39-41
  • 3. 倡导廉洁,建立清明高效政府41-43
  • (四) 改造不良风习,树立新风良俗43-51
  • 1. 保障妇女权利,提升妇女地位43-45
  • 2. 倡导婚姻自由,禁止买卖包办婚姻45-47
  • 3. 去除缠足陋习,保障妇女身心健康47-48
  • 4. 保障儿童权益,反对溺婴48-51
  • 三、华北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道德建设的经验与启示51-57
  • (一) 道德建设的经验51-54
  • 1. 强化了道德建设重要意义51
  • 2. 道德教育与法律约束相结合51-53
  • 3. 抓典型事例53
  • 4. 形式多样,方法灵活53-54
  • (二) 道德建设存在的不足54-56
  • 1. 对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不深刻,工作安排欠全面54-55
  • 2. 教育内容有疏漏,教育措施欠规范55
  • 3. 干部作风有问题,道德建设打折扣55
  • 4. 违背道德建设规律,强迫命令不耐心55-56
  • (三) 道德建设的启示56-57
  • 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2
  • 附录62-64
  • 后记64-6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朝晖;华北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特点探析[J];沧桑;2004年05期

2 刘庆礼;;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粮食斗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3 郑立柱;;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根据地[J];党史纵横;2012年06期

4 郑立柱;;试析华北抗日根据地农民的政治意识[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5 刘萍;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妇女纺织运动的考察[J];抗日战争研究;1998年02期

6 李翔;陕甘宁及华北抗日根据地代耕问题初探[J];抗日战争研究;2005年02期

7 李庆刚;;论开明士绅与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发展[J];高校社科信息;2005年03期

8 江旺龙;;华北抗日根据地银行在产业革命中的角色转换[J];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04期

9 胡定;;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救灾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11期

10 阎秋凤;;华北抗日根据地救治灾荒的措施[J];南都学坛;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郝良真;;论河北在华北抗日根据地中的重要地位[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2 李晓晨;;试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婚姻风俗改革[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3 张志永;;华北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与婚外性关系[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4 张志永;;华北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与婚外性关系[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董忠;;试析海属地区抗战的历史作用[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尚慧辉 本报通讯员 魏国英;再现烽火岁月 传承太行精神[N];山西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华北抗日根据地锄奸反特方针政策研究及其借鉴[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2 黄卉;华北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道德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刘金栋;统一战线政策下开明士绅与华北抗日根据地建设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雪;华北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任晓玲;华北抗日根据地缉私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6 王栋梁;华北抗日根据地货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琳琳;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救灾运动[D];郑州大学;2006年

8 苑书耸;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灾荒与救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红莲;陕甘宁边区及华北抗日根据地优抚工作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光梅红;论华北抗日根据地农村手工业[D];河北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华北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道德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8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458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0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