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长株潭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长株潭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研究
【摘要】: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非公有制企业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能否保证非公有制企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如何正确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顺利发展,不断扩大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的规模和力量,巩固和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成为各级党委日益重视的课题。201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意见》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功能定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出资人培养、党建工作保障等七个方面做出明确的指示。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决定》指出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将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摆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一系列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组合拳的打出,表明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本文将采用实地调查研究的形式,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为切入点,对长株潭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做一次详实、客观的反向探究。通过总结近年来长株潭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努力和成效,查找出长株潭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难点和困境,着重分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过程中产生困难和陷入困局的因素,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探索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破局的指导观念和具体手段,并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性意义的建议,为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交代为什么要对新时期长株潭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情况进行研究、相关的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为什么要以长株潭地区为样本以及介绍选择的调研企业相关情况。第二部分主要讲述长株潭地区各方面(包括政府以及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上做出的有益探索。第三部分主要论述非公有制企业在党建方面面临的困局,有哪些问题的瓶颈急需解决。第四部分主要分析造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困局的具体因素,通过分析这些因素找出症结之所在。第五部分通过以上几部分的分析和论证提出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期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理论上用以及实际操作上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探索 困局 因素 破局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67.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引言11-16
- 1.1 研究新形势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情况的必要性11-13
- 1.1.1 经济发展的需要11-12
- 1.1.2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需要12-13
- 1.2 研究综述13-14
- 1.3 研究方法14
- 1.4 为什么以长株潭地区为例14-15
- 1.4.1 中部城市特征明显14
- 1.4.2 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速14
- 1.4.3 党建工作成绩进步明显14-15
- 1.5 关于调研企业的情况15-16
- 1.5.1 具有典型特征15
- 1.5.2 地域分布均匀、类型样本按本类型企业数量正态分布15
- 1.5.3 调研相关数据15-16
- 第二章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成绩与有益探索16-22
- 2.1 党建持续推进工作机制初步形成16-17
- 2.1.1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构相继成立16
- 2.1.2 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纳入考核内容16
- 2.1.3 推动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16-17
- 2.2 党建工作环境日渐改善17-18
- 2.2.1 政治环境17
- 2.2.2 经济环境17
- 2.2.3 人文环境17-18
- 2.2.4 法制环境18
- 2.3 党建工作覆盖面明显扩大18
- 2.3.1 绝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建有党组织18
- 2.3.2 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数量逐年增加18
- 2.4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初步显现18-20
- 2.4.1 大部分企业投资人认可党组织的重要作用18-19
- 2.4.2 党员干部在公司中高层领导比重不断增加19
- 2.4.3 党组织生活日益丰富19-20
- 2.5 党建工作模式方法探索实践意识日益加强20-22
- 2.5.1 党建联组、联合党支部20
- 2.5.2 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联合会20-21
- 2.5.3 党工团工作联合管理21-22
- 第三章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困局22-30
- 3.1 党建工作认识的五个误区22-24
- 3.1.1 地位弱化论22
- 3.1.2 对立论22-23
- 3.1.3 摆设论23
- 3.1.4 作用决定论23-24
- 3.1.5 临时应急论24
- 3.2 党建工作中的五个不一致24-26
- 3.2.1 党建目标与企业需求不一致24
- 3.2.2 党员职业前景与政治前途不一致24-25
- 3.2.3 党组织活动形式与党员期望不一致25
- 3.2.4 党组织稳定的需求与党员的频繁流动不一致25
- 3.2.5 优秀党建干部的需求与现有干部不能胜任工作的现状不一致25-26
- 3.3 党建工作中的五个错位26-27
- 3.3.1 党建工作的定位错位26
- 3.3.2 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错位26
- 3.3.3 党组织职能错位26-27
- 3.3.4 党务工作模式错位27
- 3.3.5 党建政策落实错位27
- 3.4 党建工作中的五个不适应27-30
- 3.4.1 现有的党建管理办法与新形势下的党建发展趋势不适应27-28
- 3.4.2 现有的党建保障机制与新形势下党建的发展情况不适应28
- 3.4.3 现有的党建载体与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全面开展不适应28
- 3.4.4 现有的党建班子配置与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需求不适应28-29
- 3.4.5 现有的非公党建理论与新形势下非公党建的需求不适应29-30
- 第四章 导致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困局的因素分析30-39
- 4.1 非公有制企业的行业特征导致党建工作开展困难30-31
- 4.1.1 逐利倾向性30
- 4.1.2 非政治性30
- 4.1.3 自由松散性30-31
- 4.1.4 投资人盲目性31
- 4.2 各级主管部门管理缺乏创新,未能与时俱进31-32
- 4.2.1 在思想认识上未能科学认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重要地位31-32
- 4.2.2 在理论支持上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32
- 4.2.3 在管理机制上尚未形成成熟有效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32
- 4.3 法规制度体系尚未建立、健全32-34
- 4.3.1 法规制度缺失导致无法可依32-33
- 4.3.2 法规制度不落地导致有法不依33
- 4.3.3 法规制度的出台和更新跟不上形势的发展33-34
- 4.4 监督的失位使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出现思想涣散组织不力现象34-35
- 4.4.1 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监督力度小34
- 4.4.2 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考核指标低34
- 4.4.3 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摸底依然重报告轻实际34-35
- 4.5 当前新的形势对党建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35-39
- 4.5.1 新形势新情况35-37
- 4.5.2 新形势新要求37-39
- 第五章 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破局的探讨39-49
- 5.1 厘清思路,尊重规律,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智力支持39-40
- 5.1.1 做好科学定位指导工作方向39
- 5.1.2 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工作力度39-40
- 5.1.3 加快理论创新提供智力支持40
- 5.2 着眼培训、着重实效,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实质作用40-43
- 5.2.1 加强班子培训40-41
- 5.2.2 加强党员教育41-42
- 5.2.3 注重党员发展42
- 5.2.4 解决核心问题42-43
- 5.3 优化环境,,规范管理,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机制保障43-45
- 5.3.1 优化党建环境43
- 5.3.2 加大政策扶持43-44
- 5.3.3 完善管理规范44-45
- 5.3.4 提供制度保障45
- 5.4 依规考核,加强监督,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45-47
- 5.4.1 成绩纳入常态考核45-46
- 5.4.2 考核纳入长效管理46
- 5.4.3 注重党建工作成效46
- 5.4.4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46-47
- 5.5 坚持改革、不断创新,适应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要求47-49
- 5.5.1 力求新观念引领管理47
- 5.5.2 拓展新办法便于管理47-48
- 5.5.3 打造新载体支持管理48
- 5.5.4 倡导新价值巩固管理48-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2
- 致谢52-53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53-54
- 附录B:调研报告54-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星灿;陈广益;;长株潭两型“试验区”区域法制配套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婷婷;冯达;朱翔;;长株潭地区区域承载力及其影响机制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罗霄 通讯员 杨慧;长株潭地区加快经济一体化步伐[N];经济日报;2005年
2 李湘;湖南长株潭地区加快经济一体化步伐[N];中国信息报;2006年
3 贺淑贞;一体化快速集聚长株潭实力[N];中国信息报;2005年
4 记者 易博文 通讯员 唐素芳 周玲;长株潭工业化载体功能日臻完善[N];湖南日报;2006年
5 记者 李伟锋;2011湖南100强企业名单发布[N];湖南日报;2011年
6 记者 田甜 唐婷;徐守盛会见曹健林[N];湖南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朱炎皇 实习生 谢湘源;美国商团来潭考察[N];湘潭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陶海音 实习生 杨理 张洲雁;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脚步加快[N];湖南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吴标松;浏阳:布点旅游核心 构筑旅游门户[N];中国特产报;2011年
10 中共萍乡市委书记 陈卫民;建设旅游强市 促进转型发展[N];江西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佘济云;长株潭地区城乡一体现代林业系统构架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骏雄;长株潭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邓晓宇;长株潭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3 李艳丰;新时期长株潭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赵珊;长株潭地区非政府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陈亦男;长株潭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李建香;长株潭地区城乡良性互动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艳霞;长株潭地区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君;长株潭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促进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周婷;促进长株潭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10 赵文曙;长株潭地区民歌歌词修辞与语言风格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38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63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