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我国反腐倡廉研究的范式转换与有效性提升

发布时间:2017-08-21 00:15

  本文关键词:我国反腐倡廉研究的范式转换与有效性提升


  更多相关文章: 反腐倡廉研究 “结构—制度”范式 “过程—事件”范式 有效性


【摘要】: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的实效性与反腐倡廉研究范式的转换息息相关。我国传统"结构—制度"范式关注反腐倡廉研究的应然性、规范性、普适性,成为长期反腐倡廉进程中的普遍选择模式,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传统范式由于自身的局限,未能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理想图景,对实践中出现的诸多事实或现象不能进行有效解释。"过程—事件"范式则关注反腐倡廉研究的实然性、实证性、特殊性,较好地弥补了传统研究范式的不足,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有效的新范式。
【作者单位】: 河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反腐倡廉研究 “结构—制度”范式 “过程—事件”范式 有效性
【基金】: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反腐倡廉建设理论研究专项课题“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与廉政文化建设研究”(2014ZJ051)
【分类号】:D262.6
【正文快照】: 自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对“范式”概念和理论进行系统阐释以来,“范式”一词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影响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几乎每个学科都有关于范式的研究和思考。在反腐倡廉研究领域,笔者试图在对传统反腐倡廉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述飞;;公民社会分析的两种进路:范式转换与视域交融——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建构的四个向度[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4期

2 褚松燕;;论政府—社团关系的范式转换[J];新视野;2007年02期

3 郭忠华;;改革过程中的认识分形与范式转换[J];岭南学刊;2006年04期

4 王鹏;西方苏联学研究中的范式及范式转换[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9年02期

5 马敏;如何理解史学研究中的“范式转换”[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曾繁亮;;科学发展观对人类发展观的范式转换[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02期

7 李瑞昌;荷兰行政范式转换的特色[J];行政与法;1999年05期

8 周亚越;;网络问责:公民问责的范式转换与价值考量[J];江汉论坛;2012年01期

9 武月锋;;建国以来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范式转换及态势展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刘占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心路历程——读杨学功教授《在范式转换的途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评论集》[J];高校社科动态;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为民;崔政;张立;;创新范式转换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教授 马敏;如何理解史学研究中的“范式转换”[N];长江日报;2007年

2 刘方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回应现实 推动范式转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康宇 黑龙江大学哲学院;范式转换与儒家经学史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丹;技术生态视角下技术范式转换预见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敏娜;科学发展取向下的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范式转换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爽;述评翻译范式转换的历史性演变[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阁;贫困治理理论的范式转换与我国政府扶贫开发的策略选择[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09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709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3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