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参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03:36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参政研究
【摘要】:妇女政治参与是妇女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我国妇女参政运动虽曾有过短暂的高潮,但这些参政运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其本质与思想目标就决定了共产党不仅仅是工农力量的凝聚者,也是妇女的利益保护者和权利维护者,发动广大妇女群众自动投身参政运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之一。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制定了《陕甘宁边区禁止妇女缠足条例》、《提高妇女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案》等多项法律、法规来保证妇女各方面的权益;通过培养妇女干部来提高妇女参政的积极性;通过开设中国女子大学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提高妇女参政的素养。在党和边区政府的各项政策支持以及妇女自身的努力下,抗战时期边区妇女积极参加各项参政议政活动,形成了空前的妇女参政热潮。边区妇女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包括参与民主选举、参加边区各届参议会、参与社会组织活动等。各类保护妇女权益的提案也不绝于耳。陕甘宁边区妇女参政运动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从陕甘宁边区妇女参政的历史价值来看,边区的妇女参政运动是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拓宽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范围,丰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充实了党的群众路线内涵;同时,陕甘宁边区妇女的参政运动是抗战时期各根据地妇女参政运动的模范,为各根据地妇女参政提供了榜样;从陕甘宁边区妇女参政的现实价值来看,边区妇女参政运动启示我们促进妇女参政应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政策,,净化社会舆论环境,发挥妇女自身优势。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 妇女参政 抗日战争时期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31;D44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3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8-9
- 0.2 研究现状9-11
- 0.3 研究方法11
- 0.4 概念界定11-13
- 第1章 陕甘宁边区妇女参政的背景13-18
- 1.1 抗战的爆发导致女性社会角色发生变化13-14
- 1.2 外来知识女性的带动提高了女性的参政意识14-15
- 1.3 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与领导为妇女参政提供了切实的保障15-18
- 第2章 陕甘宁边区妇女参政的主要途径18-37
- 2.1 积极参加各类民主选举18-24
- 2.1.1 参加参议员的选举18-22
- 2.1.2 参加政府官员的选举22
- 2.1.3 参加民间机构的选举22-24
- 2.2 踊跃参加社会组织活动24-28
- 2.2.1 参加边区警戒工作和战地服务团24-25
- 2.2.2 参加抗战慰劳救护队25-26
- 2.2.3 参加拥军优属活动26
- 2.2.4 参加边区经济建设26-28
- 2.3 纷纷主动参加议政28-37
- 2.3.1 延安妇女界宪政活动28-29
- 2.3.2 1939 年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上的妇女提案29-30
- 2.3.3 1941 年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妇女提案30-33
- 2.3.4 1944 年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妇女提案33-37
- 第3章 陕甘宁边区妇女参政的历史意义及基本经验37-42
- 3.1 陕甘宁边区妇女参政的历史意义37-39
- 3.1.1 提高了边区妇女的自身素质与社会地位37-38
- 3.1.2 推动了各根据地妇女参政运动的发展38-39
- 3.1.3 促进了边区民主政治建设39
- 3.2 陕甘宁边区妇女参政的基本经验39-42
- 3.2.1 坚持党的领导40
- 3.2.2 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40
- 3.2.3 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40-41
- 3.2.4 充分发掘女性自身优势41-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46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雯;;抗战期间我党领导妇女民主运动的历史经验[J];党史文苑;2010年02期
2 马慧芳;郝琦;;试论延安时期外来新女性思想意识的转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张秀丽;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思想意识的变迁[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4 崔兰平;杨春;;抗日根据地维护妇女政治权利的实践及经验[J];江淮论坛;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795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795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