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15:05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 民生观


【摘要】:民生是指百姓的生活、生计、生存之状况;民生观即人们对民生的基本观点和认识。民生与民生观均属社会性范畴,在不同时代和历史条件下具有特定的社会内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在实施民生建设工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吸取了中国传统民生思想、孙中山民生思想、以及西方福利思想等有利成分而逐渐发展和完善而来,从而形成的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民本思想与民本理念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实践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当今政治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乃是检验中国共产党是否具有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以及核心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为民生观的历史考察,主要讲述中国传统的民生观、中国近代的民生观、西方民生观、马克思主义民生观以及毛泽东为主要领导集体的民生观思想。第三部分,主要讲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诠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基本内容和演绎过程:如邓小平的民生观,江泽民的民生观,胡锦涛的民生观,以及习近平的民生观等;最后两部分主要讲到了我们重视民生观发展的意义,总结和提炼出我们党形成民生观的宝贵经验及有益启示。
【关键词】: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 民生观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5;D6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7
  • 一、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11-13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13-15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15-17
  • 第一章 民生观的历史考察17-25
  • 一、中西方民生观概述17-20
  • (一)中国古代的民生观17-18
  • (二)中国近代的民生观18-19
  • (三)西方民生观19-20
  • 二、马克思主义民生观20-22
  • 三、列宁的民生观22-23
  • 四、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民生观23-25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发展脉络25-40
  • 一、邓小平的民生观25-28
  • (一)邓小平对“民生是什么”的回答25-27
  • (二)邓小平对改善民生问题的阐述和探索27-28
  • 二、江泽民的民生观28-32
  • (一)江泽民对“民生是什么”的回答28-30
  • (二)江泽民对改善民生问题的阐述和探索30-32
  • 三、胡锦涛的民生观32-35
  • (一)胡锦涛对“民生是什么”的回答32-33
  • (二)胡锦涛对改善民生问题的阐述和探索33-35
  • 四、习近平的民生观35-40
  • (一)习近平对“民生是什么”的回答35-37
  • (二)习近平对改善民生问题的阐述和探索37-40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重视民生发展的意义40-45
  • 一、改善民生是时代的要求40-42
  • 二、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的需要42-44
  • 三、改善民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44-45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的经验及启示45-52
  • 一、改善民生是一切问题的重中之重45-47
  • 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民生建设47-49
  • 三、改善民生需要持续的制度创新49-50
  • 四、改善民生必须讲究科学发展方略50-52
  • 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57
  •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7


本文编号:798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798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5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