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干群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8 23:30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及多种关系,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就是农村干群关系。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大支农、利农、惠农政策的力度,极大地激发了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他们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基础仍然薄弱,农村社会面貌仍需加快改善,农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更加融洽、和谐。农村干群的融洽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执政党地位的巩固,农村干群的和谐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农村干群关系从总体上来讲是处于一种和谐、融洽的状态,干群一条心,能够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而共同努力,携手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清醒的看到,随着农村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变以及农村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农村干群之间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冲突,群体性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干群关系作深入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和意义重大。具体而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村社会体制,建立健全对村干部...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1.4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干群关系研究的基础理论
2.1 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关于干群关系的理论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干群关系的论述
2.1.2 列宁关于干群关系的论述
2.1.3 毛泽东关于农村干群关系的论述
2.1.4 邓小平关于农村干群关系的论述
2.1.5 江泽民关于农村干群关系的论述
2.1.6 胡锦涛等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农村干群关系的论述
2.2 中国共产党关于处理干群关系的理论
2.2.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2 密切联系群众
2.2.3 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2.2.4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第3章 新时期农村干群关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新时期农村干群关系的现状
3.1.1 和谐融洽型
3.1.2 冷漠疏远型
3.1.3 紧张冲突型
3.2 新时期农村干群矛盾产生的原因分析
3.2.1 利益方面的原因
3.2.2 社会体制方面的原因
3.2.3 农村干部方面的原因
3.2.4 农民群众方面的原因
第4章 促进新农村干群和谐的对策分析
4.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干群利益和谐
4.1.1 科学发展农村经济是构建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根本所在
4.1.2 正确处理农村利益分化,协调好农村干群的利益关系
4.2 完善农村社会体制,为农村干群和谐保驾护航
4.2.1 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体制难题
4.2.2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4.2.3 建立现代农村制度
4.3 建立健全对村干部的管理、教育、激励、监督机制
4.3.1 建立健全对村干部的管理机制
4.3.2 加大对村干部的教育力度
4.3.3 建立健全村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
4.3.4 建立健全村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
4.4 培育新型农民,提高村民的能力和地位
4.4.1 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发挥农民主人翁精神
4.4.2 塑造现代农民,提高农民素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期农村干群关系基本情况分析[J]. 李波. 大连干部学刊. 2011(06)
[2]科学发展观理念下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构建[J]. 贾义保.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2)
[3]对当前农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思考[J]. 李湘玉. 价值工程. 2010(13)
[4]浅谈村民自治问题[J]. 张官华. 科技信息. 2010(13)
[5]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干群关系研究[J]. 施碧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09)
[6]从利益视角看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构建[J]. 李海. 学术论坛. 2009(09)
[7]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J]. 何增科.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9(04)
[8]科塞的冲突功能思想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彭双双.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9]影响当前党群关系和谐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 曾德亮. 新西部(下半月). 2008(08)
[10]浅析新时期农村干群矛盾的原因与对策[J]. 宋国强,闻静,王冬杰. 职业时空. 2008(04)
本文编号:3106445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1.4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干群关系研究的基础理论
2.1 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关于干群关系的理论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干群关系的论述
2.1.2 列宁关于干群关系的论述
2.1.3 毛泽东关于农村干群关系的论述
2.1.4 邓小平关于农村干群关系的论述
2.1.5 江泽民关于农村干群关系的论述
2.1.6 胡锦涛等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农村干群关系的论述
2.2 中国共产党关于处理干群关系的理论
2.2.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2 密切联系群众
2.2.3 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2.2.4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第3章 新时期农村干群关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新时期农村干群关系的现状
3.1.1 和谐融洽型
3.1.2 冷漠疏远型
3.1.3 紧张冲突型
3.2 新时期农村干群矛盾产生的原因分析
3.2.1 利益方面的原因
3.2.2 社会体制方面的原因
3.2.3 农村干部方面的原因
3.2.4 农民群众方面的原因
第4章 促进新农村干群和谐的对策分析
4.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干群利益和谐
4.1.1 科学发展农村经济是构建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根本所在
4.1.2 正确处理农村利益分化,协调好农村干群的利益关系
4.2 完善农村社会体制,为农村干群和谐保驾护航
4.2.1 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体制难题
4.2.2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4.2.3 建立现代农村制度
4.3 建立健全对村干部的管理、教育、激励、监督机制
4.3.1 建立健全对村干部的管理机制
4.3.2 加大对村干部的教育力度
4.3.3 建立健全村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
4.3.4 建立健全村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
4.4 培育新型农民,提高村民的能力和地位
4.4.1 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发挥农民主人翁精神
4.4.2 塑造现代农民,提高农民素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期农村干群关系基本情况分析[J]. 李波. 大连干部学刊. 2011(06)
[2]科学发展观理念下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构建[J]. 贾义保.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2)
[3]对当前农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思考[J]. 李湘玉. 价值工程. 2010(13)
[4]浅谈村民自治问题[J]. 张官华. 科技信息. 2010(13)
[5]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干群关系研究[J]. 施碧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09)
[6]从利益视角看农村和谐干群关系的构建[J]. 李海. 学术论坛. 2009(09)
[7]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J]. 何增科.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9(04)
[8]科塞的冲突功能思想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彭双双.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9]影响当前党群关系和谐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 曾德亮. 新西部(下半月). 2008(08)
[10]浅析新时期农村干群矛盾的原因与对策[J]. 宋国强,闻静,王冬杰. 职业时空. 2008(04)
本文编号:3106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106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