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交网络使用和公民参与 ——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1-03-29 01: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及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传播信息、交流沟通的重要场所,深刻地改变着人们信息获取的方式和人际交往的模式。其催生的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平台为公民参与提供了新的渠道。自互联网诞生起,学者们就开始研究互联网和公民参与之间的关系,在社交网络时代,公民参与仍然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本研究以青年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的是社交网络使用的两大动机:社交网络信息性使用、社交网络社交性使用对线上、线下公民参与的影响,同时引入社会资本这一理论来阐释社交网络使用动机和公民参与之间呈现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第一,社交网络使用动机和公民参与之间有直接的相关关系,社交网络信息性使用对线上公民参与有积极影响,社交网络社交性使用对线上、线下公民参与都有积极的影响。第二,社交网络使用动机和公民参与之间有间接的相关关系,社会资本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社交网络信息性使用通过促进桥接性社会资本对线上公民参与产生积极的影响,社交网络社交性使用通过促进黏结性社会资本对线下公民参与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三,接触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频率和线上、线下的公民参与呈正相关。因此,基于特定动机的...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 公民参与
1. 公民参与的概念
2. 线上公民参与和线下公民参与
3. 公民参与的测量
(二) 社交网络使用
1. 社交网络使用动机
2. 社交网络使用和公民参与
(三) 社会资本理论
1. 社会资本的概念
2. 桥接性社会资本和黏结性社会资本
3. 互联网和社会资本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 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二) 概念界定
1. 公民参与
2. 社交网络使用动机
3. 社会资本
(三) 调查设计
第四章 研究数据分析
(一) 因变量的测量
(二) 中介变量的测量
(三) 自变量的测量
(四) 控制变量的测量
第五章 公民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社交网络使用动机和公民参与之间的关系
(二) 社交网络使用动机、社会资本和公民参与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结论
(一) 研究结果
(二) 对公民参与的反思
(三) 建议
(四) 总结
1. 研究贡献
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危机传播中社交媒体用户的参与动机与行为研究[J]. 薛可,余来辉,余明阳. 新闻界. 2017(09)
[2]促进还是抑制?互联网使用对公民参与的影响——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3数据的实证分析[J]. 王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7)
[3]青年用户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J]. 范颖,吴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04)
[4]社会信任对网络公民参与的影响——以大学生网民为例[J]. 黄少华,郝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5]社会政治议题网络讨论之认知失调与选择性修正[J]. 王喆. 国际新闻界. 2016(02)
[6]互联网对大学生网络社会资本和现实社会资本的影响[J]. 钟智锦. 新闻大学. 2015(03)
[7]网络公民参与:一个基于文献的概念梳理[J]. 黄少华,袁梦遥.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01)
[8]公民参与、政治参与及社会参与:概念辨析与理论解读[J]. 王新松. 浙江学刊. 2015(01)
[9]网络SNS:一种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视角[J]. 孙卫华. 当代传播. 2013(04)
[10]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公民参与行为[J]. 钟智锦,李艳红,曾繁旭. 青年研究. 2013 (02)
博士论文
[1]新媒介与中国公民参与[D]. 严利华.武汉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社交媒体中的政治新闻娱乐化现象对中国大学生政治效能感的影响探析[D]. 金玲晖.南京大学 2016
[2]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政治信任的影响[D]. 闵晨.华中科技大学 2016
[3]社交媒体网络公民参与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D]. 高蕾.重庆大学 2015
[4]社交网站使用对线上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D]. 李景辉.兰州大学 2013
[5]政治效能、自我呈现和网络公民参与行为[D]. 黄东平.复旦大学 2012
[6]社会网络服务使用对个人社会资本影响机制研究[D]. 靳亚男.清华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06611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 公民参与
1. 公民参与的概念
2. 线上公民参与和线下公民参与
3. 公民参与的测量
(二) 社交网络使用
1. 社交网络使用动机
2. 社交网络使用和公民参与
(三) 社会资本理论
1. 社会资本的概念
2. 桥接性社会资本和黏结性社会资本
3. 互联网和社会资本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 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二) 概念界定
1. 公民参与
2. 社交网络使用动机
3. 社会资本
(三) 调查设计
第四章 研究数据分析
(一) 因变量的测量
(二) 中介变量的测量
(三) 自变量的测量
(四) 控制变量的测量
第五章 公民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社交网络使用动机和公民参与之间的关系
(二) 社交网络使用动机、社会资本和公民参与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结论
(一) 研究结果
(二) 对公民参与的反思
(三) 建议
(四) 总结
1. 研究贡献
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危机传播中社交媒体用户的参与动机与行为研究[J]. 薛可,余来辉,余明阳. 新闻界. 2017(09)
[2]促进还是抑制?互联网使用对公民参与的影响——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3数据的实证分析[J]. 王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7)
[3]青年用户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J]. 范颖,吴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04)
[4]社会信任对网络公民参与的影响——以大学生网民为例[J]. 黄少华,郝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5]社会政治议题网络讨论之认知失调与选择性修正[J]. 王喆. 国际新闻界. 2016(02)
[6]互联网对大学生网络社会资本和现实社会资本的影响[J]. 钟智锦. 新闻大学. 2015(03)
[7]网络公民参与:一个基于文献的概念梳理[J]. 黄少华,袁梦遥.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01)
[8]公民参与、政治参与及社会参与:概念辨析与理论解读[J]. 王新松. 浙江学刊. 2015(01)
[9]网络SNS:一种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视角[J]. 孙卫华. 当代传播. 2013(04)
[10]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公民参与行为[J]. 钟智锦,李艳红,曾繁旭. 青年研究. 2013 (02)
博士论文
[1]新媒介与中国公民参与[D]. 严利华.武汉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社交媒体中的政治新闻娱乐化现象对中国大学生政治效能感的影响探析[D]. 金玲晖.南京大学 2016
[2]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政治信任的影响[D]. 闵晨.华中科技大学 2016
[3]社交媒体网络公民参与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D]. 高蕾.重庆大学 2015
[4]社交网站使用对线上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D]. 李景辉.兰州大学 2013
[5]政治效能、自我呈现和网络公民参与行为[D]. 黄东平.复旦大学 2012
[6]社会网络服务使用对个人社会资本影响机制研究[D]. 靳亚男.清华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06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10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