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7 17:25
摘要:城镇化社区是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镇化之间新的结合点,是新农村建设的新平台,也是农村城镇化的更合理起点。城镇化社区能有效地发挥聚集效应,通过为农村配备小增长极,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它要求实现农村社区管理形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城镇化社区的内涵决定了农村城镇化社区建设必须具有如下六大要素:建设规划合理、基础设施完善、农业产业化、非农产业发展、社会服务化、民主自治。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社区建设的实践中存在如下困境:首先,社区建设规划失灵。规划定位出现偏差,社区聚集效应难以发挥。其次,社区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卫生、教育设施维护不足,基础设施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发展结构不合理。第三,社区产业发展不顺。农业生产难以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保障机制缺失,工业企业发展后劲乏力,第三产业生存土壤不成熟。第四,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内容不全面,服务机制不健全,服务主体僵化,社会保障水平低下。最后,社区居民自治功能发挥不足。社区居民缺乏政治参与的热情,自组织发展也缺乏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面对当前的建设困境,应从多个角度系统地采取对策,完善我国农村城镇化社区建设实...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农村城镇化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城镇化
2.1.2 城镇化社区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发展经济学理论
2.2.2 聚集经济理论
2.2.3 社会资本理论
3 农村城镇化社区的要素分析
3.1 建设规划
3.2 基础设施
3.3 农业产业化程度
3.4 非农产业发展程度
3.5 服务社会化程度
3.6 社区民主自治程度
4 农村城镇化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社区建设规划失灵
4.2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4.3 社区产业发展不顺
4.4 社会服务体系不强
4.5 自治功能发挥不足
5 完善农村城镇化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统一社区规划与布局
5.1.1 合理确定中心村选址,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5.1.2 完善社区环境整治和监管体系
5.2 实现社区产业协调发展
5.2.1 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
5.2.2 鼓励非农产业发展
5.3 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5.3.1 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规划
5.3.2 发展社区自组织
5.4 整合多元融资渠道
5.5 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
5.5.1 提高基层干部素质
5.5.2 吸收优秀人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统筹城乡发展导向的中心村镇建设理论思考[J]. 徐克帅,刘彦随.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05)
[2]社区重建抑或国家重建: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公共治理[J]. 孙远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3]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我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J]. 王小刚,王建平. 社会科学研究. 2011(05)
[4]自上而下建立公民社会结构?[J]. 托马斯·海贝勒,宾建成.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06)
[5]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述评——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视角[J]. 尚合慧,舒永久.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12)
[6]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研究述评[J]. 滕玉成,牟维伟. 东南学术. 2010(06)
[7]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J]. 林毅夫. 经济学(季刊). 2011(01)
[8]就地城镇化: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浙江小城镇建设的调查[J]. 潘海生,曹小锋. 政策瞭望. 2010(09)
[9]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 彭红碧,杨峰. 理论探索. 2010(04)
[10]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的研究述评[J]. 易国锋. 理论与改革. 2010(03)
本文编号:3328215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农村城镇化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城镇化
2.1.2 城镇化社区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发展经济学理论
2.2.2 聚集经济理论
2.2.3 社会资本理论
3 农村城镇化社区的要素分析
3.1 建设规划
3.2 基础设施
3.3 农业产业化程度
3.4 非农产业发展程度
3.5 服务社会化程度
3.6 社区民主自治程度
4 农村城镇化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社区建设规划失灵
4.2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4.3 社区产业发展不顺
4.4 社会服务体系不强
4.5 自治功能发挥不足
5 完善农村城镇化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统一社区规划与布局
5.1.1 合理确定中心村选址,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5.1.2 完善社区环境整治和监管体系
5.2 实现社区产业协调发展
5.2.1 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
5.2.2 鼓励非农产业发展
5.3 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5.3.1 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规划
5.3.2 发展社区自组织
5.4 整合多元融资渠道
5.5 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
5.5.1 提高基层干部素质
5.5.2 吸收优秀人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统筹城乡发展导向的中心村镇建设理论思考[J]. 徐克帅,刘彦随.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05)
[2]社区重建抑或国家重建: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公共治理[J]. 孙远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3]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我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J]. 王小刚,王建平. 社会科学研究. 2011(05)
[4]自上而下建立公民社会结构?[J]. 托马斯·海贝勒,宾建成.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06)
[5]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述评——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视角[J]. 尚合慧,舒永久.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12)
[6]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研究述评[J]. 滕玉成,牟维伟. 东南学术. 2010(06)
[7]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J]. 林毅夫. 经济学(季刊). 2011(01)
[8]就地城镇化: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浙江小城镇建设的调查[J]. 潘海生,曹小锋. 政策瞭望. 2010(09)
[9]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 彭红碧,杨峰. 理论探索. 2010(04)
[10]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的研究述评[J]. 易国锋. 理论与改革. 2010(03)
本文编号:3328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28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