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 ——以广西藤县林业专业合作社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11 14:54
  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渐提高,是广大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功绩。但是,在进步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村社会的各种问题日益凸显,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了-定的阻碍和限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处理国家和社会、国家和人民的关系中,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而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也明确了“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1]这一具体要求。农村问题是中国发展的重要问题,农村人口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以此相适应,要实现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就要激发农村社会组织的活力,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实现农村地区的治理现代化。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表明了要协调农村地区各方利益,整合农村地区社会资源,团结农村地区所有力量,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关键之处在于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积极因素,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热情。近年来,农村地区围绕国家...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思路
        1. 研究方法
        2. 技术路线
    (三) 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四) 创新点与不足
        1. 创新点
        2. 不足
    (五) 概念界定
        1. 农民专业合作社
        2. 林业专业合作社
        3. 社会治理
        4. 农村社会治理机制
二、问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一) 理论依据
        1.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合作社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2. 列宁通过农民合作社对农村社会进行民主治理的理论
        3. 毛泽东通过农民合作社建设公共事业的农民合作化思想
    (二) 实践依据
        1. 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过农民协会探索乡村社会治理机制
        2. 党在人民公社化时期通过人民公社推行“政社合一”的治理机制
        3. 党在改革开放时期通过农民合作社探索“乡政村治”的治理机制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的关系辨析
    (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机制的重要形式
        1. 有利于实现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2. 有利于推进社会治理手段的市场化
        3. 有利于完善社会治理模式的民主化
        4. 有利于促进社会治理制度的规范化
    (二) 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机制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助推力
        1. 有利于优化合作社发展的外部环境
        2. 有利于巩固合作社发展的内在因素
四、典型案例——藤县林业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与分析
    (一) 实地调研概况
        1. 实地调研地域的选择
        2. 实地调研的主要内容
        3. 实地调研的样本分析
    (二) 藤县林业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的现状
        1. 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2. 林业专业合作社激发了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
    (四) 从研究样板看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治理功能发挥的缺憾
        1. 传统的思想观念难以激发农村社会组织的无限活力
        2. 薄弱的群众基础难以推动农村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
        3. 欠缺的制度设计难以发挥农村社会组织的自治功能
五、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机制
    (一) 思想方面:转变观念促进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
        1. 政府应改变社会治理观念以转变政府职能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正确定位以发挥协同性
        3. 村民应加强社会合作意识以培育参与精神
    (二) 实践方面: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巩固创新成果
        1. 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以缓解政府的信任危机
        2. 增强合作社的辐射力以维护农村社会秩序
        3 加强对社员的培训教育实现农村科学治理
    (三) 制度方面: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机制创新成果
        1. 出台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以奠定法律基础
        2. 健全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以实现科学参与
        3. 建立合作社的协同机制以实现制度化参与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访谈提纲
    附录三:藤县部分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表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主体多元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J]. 张康之.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02)
[2]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领导体制改革实践研究——兼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J]. 杨沛龙.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
[3]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J]. 刘东杰.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14(01)
[4]民主法治: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之路[J]. 俞可平.  团结. 2014(01)
[5]新时期社会治理创新的制约因素与民主路径解析[J]. 张雪梅.  社会主义研究. 2014(01)
[6]从《决定》看社会公共领域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独特作用[J]. 杨仁忠.  理论探讨. 2014(01)
[7]创新社会治理体制[J]. 李强.  前线. 2014(01)
[8]社会控制论视野下的虚拟社会治理机制[J]. 张悦.  思想战线. 2014(01)
[9]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扩散[J]. 卢福营.  学习与探索. 2014(01)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历史考察[J]. 王勇.  科学社会主义. 2013(06)

博士论文
[1]农村民间组织与乡村治理研究[D]. 郭彩云.中央民族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两委互动关系研究[D]. 谭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程与乡镇政府的作用探讨[D]. 易鼎鼎.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角色探析[D]. 王敬培.河北农业大学 2012
[4]非政府组织参与我国社会治理研究[D]. 耿立春.云南大学 2010
[5]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承载的功能研究[D]. 张晨阳.兰州大学 2010
[6]乡村治理机制的改革[D]. 李银松.首都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363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363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a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