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青年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7 05:13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逐渐深入的世界大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成为了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一方面,世界各国竞争加剧,这种竞争从经济领域的博弈,扩展到基于未来的对能源和人才的争夺。另一方面,世界各国之间的依存度前所未有,尤其是几个大国的合作从经济领域延展到环保、反恐及更深入的文化领域。求同存异,互利双赢成为了大多数国家间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在这样一个历史进程中,青年的交流与合作,无疑代表着世界的未来和希望。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日益频繁,合作化程度愈来愈高。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以更为客观和理性地的态度看待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和成功经验,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取长补短,为我所用。作为中国上层建筑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道德教育更要顺应时代要求,对其他各国的青年道德教育情况进行客观的比较研究和辩证的借鉴吸收,从而能够从深层次推动我国青年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本文以中国和欧洲青年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从青年道德教育的现实背景入手,对中国和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价值基础、组成要素、实施体系和基本运行模式进行了比较,以期找到...
【文章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2章 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
2.1.1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主要内容
2.1.2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特征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
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2.3 比较教育学理论
2.3.1 比较教育学的主要内容
2.3.2 比较教育学的功能与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的实践背景
3.1 中、欧青年群体状况
3.1.1 中国青年群体状况
3.1.2 欧洲青年群体状况
3.2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3.2.1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3.2.2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3.3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的特征
3.3.1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的特征
3.3.2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的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欧传统道德教育理论比较
4.1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理论
4.1.1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理论
4.1.2 中国近现代道德理论
4.2 欧洲传统道德教育理论
4.2.1 欧洲古代道德教育理论
4.2.2 欧洲中世纪道德教育理论
4.2.3 欧洲近现代道德教育理论
4.3 中、欧传统道德教育理论异同
4.3.1 中、欧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相同之处
4.3.2 中、欧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不同之处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价值基础比较
5.1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价值基础
5.1.1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价值目标
5.1.2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价值判断
5.2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价值基础
5.2.1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价值目标
5.2.2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价值判断
5.3 中、欧道德教育价值观异同
5.3.1 中、欧道德教育价值观相同之处
5.3.2 中、欧道德教育价值观不同之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要素比较
6.1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内容比较
6.1.1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内容
6.1.2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内容
6.1.3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内容异同
6.2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方法与途径比较
6.2.1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方法与途径
6.2.2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方法和途径
6.2.3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方法与途径异同
6.3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评价比较
6.3.1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评价
6.3.2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评价
6.3.3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评价异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的组织体制与基本运行模式比较
7.1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的组织体制比较
7.1.1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的组织体制
7.1.2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的组织体制
7.1.3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组织体制异同
7.2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基本运行模式比较
7.2.1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的合力教育模式
7.2.2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的混合教育模式
7.2.3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基本运行模式异同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的借鉴与思考
8.1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的可借鉴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8.1.1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的可借鉴之处
8.1.2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8.2 对中国青年道德教育的思考
8.2.1 对中国青年道德教育的理论思考
8.2.2 对中国青年道德教育的实践思考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当代价值[J]. 卢黎歌,周辉. 理论学刊. 2013(05)
[2]大学文化校园建设的理论探讨与体系构建[J]. 李晗龙,唐家玮,陈桂芝.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05)
[3]论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先进性与党的先进性[J]. 李庆华,高军. 理论探讨. 2012(01)
[4]中俄青年自组织现状及特征比较研究[J]. 李晗龙,高军. 中国青年研究. 2011(12)
[5]我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方式研究——基于“珠峰计划”与“自主招生”的并轨构想[J]. 唐家玮,李晗龙.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09)
[6]一种全新的民主生态——试析青年网络政治参与[J]. 洪守义. 中国青年研究. 2011(03)
[7]西方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价值观教育的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J]. 王晓蕾. 今日南国(中旬刊). 2010(05)
[8]青年亚文化群体的特征及其类型分析[J]. 李晗龙,高军. 学术交流. 2010(02)
[9]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与启示[J]. 于俊如,史佳华. 思想理论教育. 2009(01)
[10]国际青年运动发展概述[J]. 董霞,徐林. 中国青年研究. 2008(12)
博士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嬗变与建构[D]. 史娜.辽宁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80后道德价值观的分析[D]. 朱金奕.首都师范大学 2008
[2]当前中学道德教育的反思[D]. 李小金.首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88911
【文章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2章 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
2.1.1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主要内容
2.1.2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特征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
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2.3 比较教育学理论
2.3.1 比较教育学的主要内容
2.3.2 比较教育学的功能与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的实践背景
3.1 中、欧青年群体状况
3.1.1 中国青年群体状况
3.1.2 欧洲青年群体状况
3.2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3.2.1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3.2.2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3.3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的特征
3.3.1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的特征
3.3.2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的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欧传统道德教育理论比较
4.1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理论
4.1.1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理论
4.1.2 中国近现代道德理论
4.2 欧洲传统道德教育理论
4.2.1 欧洲古代道德教育理论
4.2.2 欧洲中世纪道德教育理论
4.2.3 欧洲近现代道德教育理论
4.3 中、欧传统道德教育理论异同
4.3.1 中、欧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相同之处
4.3.2 中、欧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不同之处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价值基础比较
5.1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价值基础
5.1.1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价值目标
5.1.2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价值判断
5.2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价值基础
5.2.1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价值目标
5.2.2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价值判断
5.3 中、欧道德教育价值观异同
5.3.1 中、欧道德教育价值观相同之处
5.3.2 中、欧道德教育价值观不同之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要素比较
6.1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内容比较
6.1.1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内容
6.1.2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内容
6.1.3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内容异同
6.2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方法与途径比较
6.2.1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方法与途径
6.2.2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方法和途径
6.2.3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方法与途径异同
6.3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评价比较
6.3.1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评价
6.3.2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评价
6.3.3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评价异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的组织体制与基本运行模式比较
7.1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的组织体制比较
7.1.1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的组织体制
7.1.2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的组织体制
7.1.3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组织体制异同
7.2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基本运行模式比较
7.2.1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的合力教育模式
7.2.2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的混合教育模式
7.2.3 中、欧青年道德教育基本运行模式异同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青年道德教育的借鉴与思考
8.1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的可借鉴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8.1.1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的可借鉴之处
8.1.2 欧洲青年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8.2 对中国青年道德教育的思考
8.2.1 对中国青年道德教育的理论思考
8.2.2 对中国青年道德教育的实践思考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当代价值[J]. 卢黎歌,周辉. 理论学刊. 2013(05)
[2]大学文化校园建设的理论探讨与体系构建[J]. 李晗龙,唐家玮,陈桂芝.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05)
[3]论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先进性与党的先进性[J]. 李庆华,高军. 理论探讨. 2012(01)
[4]中俄青年自组织现状及特征比较研究[J]. 李晗龙,高军. 中国青年研究. 2011(12)
[5]我国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方式研究——基于“珠峰计划”与“自主招生”的并轨构想[J]. 唐家玮,李晗龙.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09)
[6]一种全新的民主生态——试析青年网络政治参与[J]. 洪守义. 中国青年研究. 2011(03)
[7]西方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价值观教育的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J]. 王晓蕾. 今日南国(中旬刊). 2010(05)
[8]青年亚文化群体的特征及其类型分析[J]. 李晗龙,高军. 学术交流. 2010(02)
[9]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与启示[J]. 于俊如,史佳华. 思想理论教育. 2009(01)
[10]国际青年运动发展概述[J]. 董霞,徐林. 中国青年研究. 2008(12)
博士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嬗变与建构[D]. 史娜.辽宁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80后道德价值观的分析[D]. 朱金奕.首都师范大学 2008
[2]当前中学道德教育的反思[D]. 李小金.首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88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88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