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西部农村文化生态环境与西部村民自治建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0 11:43
  村民自治问世至今,已在西部农村运行了几十年,并取得了瞩目成就。但是,当我们进一步对西部村民自治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的时候,却发现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人撰文将这种状况概括为“发展迅速,发育不良”。为什么会呈现出这种状况呢?这是必须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要对这个问题作出深层次的研究、并提出切实的解决办法,就必须对西部村民自治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进行分析。我们知道,任何具体的制度都是运行于一定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并深深地受其影响。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态环境大致包括经济生态环境、政治生态环境以及文化生态环境。由于已有学者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的角度对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问题进行了研究,也由于篇幅有限,因此,本文拟从文化生态环境的角度对西部村民自治问题进行研究。西部农村文化生态环境主要由西部农村政治文化、西部农村家族文化、西部农村村民文化素质这三个基本的文化因素构成。实践证明,由这三个基本的文化因素所构成的西部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对西部村民自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文章着力研究了这三个基本的文化因素对西部村民自治运行过程中的四个基本环节——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文章来源】:西华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4 研究方法
    1.5 文章的创新点
2 西部农村传统政治文化因素及其对村民自治的影响
    2.1 西部农村村民传统政治观念与传统政治心理分析
        2.1.1 淡薄的民主观念与政治冷淡心理
        2.1.2 臣民意识与政治依附心理
        2.1.3 权力崇拜与盲从心理
        2.1.4 公民意识欠缺与事不关己心理
        2.1.5 小农意识与功利心理
    2.2 西部农村村民传统政治观念与传统政治心理对村民自治的消极影响..
        2.2.1 弱化民主监督的力度
        2.2.2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民主选举的质量
        2.2.3 不利于民主管理的有效实施,不利于民主决策质量的提高
3 西部农村家族文化因素及其对西部村民自治的影响
    3.1 对农村家族文化的基本分析
        3.1.1 农村家族文化是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重要文化因素
        3.1.2 家族文化在当今中国农村、尤其是我国西部农村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
    3.2 家族文化蕴含的不良文化因子对西部村民自治的消极影响
        3.2.1 影响选举质量
        3.2.2 影响决策质量,导致决策不公
        3.2.3 影响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
        3.2.4 影响监督质量
4 西部农村农民文化素质及其对村民自治的影响
    4.1 西部农村农民的文化素质分析⑨
        4.1.1 西部地区农民教育素质指数低于东部地区农民教育素质指数
        4.1.2 西部农村村民受教育年限低于东部地区农村村民受教育年限
        4.1.3 西部农村的文盲率相对较高
        4.1.4 改革以来,民工潮进程中大量农民外出打工,进一步低化了西部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
    4.2 西部农民相对落后的文化素质对村民自治的影响
        4.2.1 村民文化素质偏低,不利于村民现代政治观念的形成
        4.2.2 村民文化素质低,影响村民的政治参与能力
        4.2.3 村民文化素质低下,影响选举质量
        4.2.4 村民文化素质偏低,影响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质量
        4.2.5 村民文化素质偏低,影响民主监督质量
5 优化西部农村文化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农村村民自治健康发展
    5.1 大力推进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优化西部村民政治心理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
        5.1.1 大力推进西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优化西部村民政治心理提供经济动力
        5.1.2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村民自治组织对村民的吸引力,以强劲的集体经济推动村民从冷漠政治心理向积极政治心理的转变
    5.2 加强民主法治的宣传教育,向农民灌输现代政治观念与现代政治意识,为优化西部农民政治心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5.2.1 在西部农村中小学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民主法治知识的教育,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或农民成人教育中注入民主法治的教育内容
        5.2.2 充分发挥西部县委县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力推进农村民主法治的宣传教育
    5.3 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以推进乡风文明为契机,发掘并弘扬家族文化中优秀的文化因子,摒弃家族文化中糟粕的因素,形成有利于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农村文化
        5.3.1 通过新农村建设活动,以推进乡风文明为契机,将家族文化中优秀的文化因子发掘出来,融入进文明乡风的建设过程中,从而为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农村文化环境
        5.3.2 通过新农村建设活动,摒弃家族文化中的糟粕,消除家族本位主义对村民的不良影响,进一步纯化民风、优化乡风,为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环境
    5.4 推动西部农村的教育发展,为逐步提高西部农民文化素质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5.4.1 着眼长远,大力抓好西部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步提高西部农民的文化素质,为西部村民自治的发展储备越来越多的人才
        5.4.2 立足现实,大力发展西部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提高现有成年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这既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实际上也在客观上为村民自治的发展提供人才
        5.4.3 采取切实措施,强力推进西部农村的师资队伍建设,为提高西部农村教育质量创造良好的师资条件
        5.4.4 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克服部分村民存在的“读书没意思”的思想,尽力减少西部农村学生辍学率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读书无望”比贫困更可怕——农村辍学儿童的个案研究[J]. 李海燕.  基础教育. 2010(11)
[2]新农村建设中的家族文化问题浅论[J]. 杨海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3]社会地位、政治心理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其路径[J]. 万斌,章秀英.  社会科学战线. 2010(02)
[4]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现状的关键——以陕西省为例[J]. 曹水群,多杰.  农业经济. 2010(01)
[5]人才流失与新农村建设:对我国农村人才流失的思考[J]. 魏善元,杨仁德,向华.  贵州农业科学. 2009(09)
[6]家族文化的当代价值[J]. 李宗桂.  人民论坛. 2009(12)
[7]教育投资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从教育投资的角度谈“西部后发优势”[J]. 程慧.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24)
[8]村庄行为与农村家族文化的演进[J]. 疏仁华.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7(06)
[9]当前村民自治面临的困境、归因与出路——后税费时代四川省部分农村村民自治状况的调查报告[J]. 任中平.  软科学. 2007(06)
[10]家族企业“侏儒症”的文化思考[J]. 吴元波.  中国国情国力. 2007(11)

硕士论文
[1]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D]. 杨丽丽.西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32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32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a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