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主体间的和谐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7 19:07
本文关键词:道德主体间的和谐性研究
【摘要】:近代以来,关于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由于传统的主体性哲学隐含着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及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主体性哲学出现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主体间性理论应运而生。虽然主体间性理论是在主体性哲学出现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主体间性哲学就是对主体性哲学的完全否定,并不意味着二者是对立的。主体间性理论是对主体性哲学的超越和发展。从实践的角度讲,任何哲学理论的提出都是为了更好的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更好的为人类的繁荣与发展服务。主体性哲学与主体间性理论辩证统一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 自古代社会开始,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对和谐的追求。最初,对和谐的追求局限于自然领域,而后才开始追求人类社会的和谐。在中国,对和谐社会的追求源远流长,传统思想中的大同社会实际上就是和谐社会。只是直到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以后,和谐社会才明确的成为了广大中国人追求的目标。 然而,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方面面,道德领域的和谐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实现道德领域的和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这个工程的切入点即是实现道德主体间的和谐性。 要想构建道德主体间的和谐性,一方面要从理论上弄清楚有哪些因素会导致道德主体间的和谐性失调,另一方面要从实践的角度弄清楚当下中国道德主体间的和谐性失调的表现。以此为基础,我们才能更加有效的提出构建道德主体间的和谐性的应对措施。 从理论上讲,道德主体间的和谐性的实现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类三大类,第一类是道德主体自身的因素,第二类是道德客体的因素,第三类是道德活动以外的其他因素。从道德主体自身来看,不同的道德主体往往会有不同的的需要,不同利益诉求,这极易导致道德主体间的不和谐。除此之外,不同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活动也都会对道德主体间的和谐性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从道德客体的角度讲,不同的道德体系,乃至同一道德体系内不同的道德要求,,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对道德主体间的和谐性产生影响。最后,从道德活动以外的因素来看,对道德主体间的和谐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因素都会对道德主体间的和谐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从实践的角度讲,当下中国,道德主体间的和谐性失调表现在多个方面。从道德主体的角度入手,可以把这种失调分为个体道德主体的不和谐,群体道德主体的不和谐,以及个体道德主体与群体道德主体间的不和谐。这三方面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着各自不同程度的表现形式。个体道德主体的不和谐主要表现为个体道德主体自身的身心不和谐以及个体道德主体与其他的个体道德主体相处的过程中产生的不和谐。群体道德主体的不和谐主要表现为不同的群体道德主体基于各自的立场、小团体利益等而与其他的群体道德主体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这里也包括国家作为较大的群体道德主体在某些问题上与其他的国家发生的冲突。个体与群体道德主体之间的不和谐在当下的中国,主要表现为公民个体与作为群体的政府之间的矛盾,尤其表现为某些政府部门的领导人作为政府的代言人对于个体公民权利的侵害。 基于以上的分析,要构建道德主体间的和谐性,首先需要构建和谐的社会伦理秩序。当整个社会的大环境趋向和谐时,道德主体间的和谐性的构建将会更加容易些。其次,要分别从道德主体和道德客体的角度入手构建道德主体间的和谐性。从道德主体的角度来看,要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主体性;从道德客体的角度来讲,要注重道德客体的反作用。特别是道德体系、道德规则的影响,我们宣传的道德体系、道德规则一定要从基本的人性出发,要公平正义,不要一味的鼓吹个人利益无条件的服从集体利益。最后,还要建立起和谐的道德运行机制包括调控机制、动力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等,从而保证道德主体间的和谐性的实现。
【关键词】:道德主体 主体性 主体间性 和谐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2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导言9-17
- (一) 论文选题的意义9-10
- (二)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10-15
- 1.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10-14
- 2.国外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14-15
- (三) 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15-17
- 1.研究方法15-16
- 2.创新与特色16-17
- 一、 道德主体间的和谐性的内涵17-23
- (一) 道德主体17-19
- (二) 道德主体的主体间性19-20
- (三) 道德主体间的和谐性20-23
- 二、 道德主体间和谐性的影响因素23-35
- (一) 道德主体自身的因素24-29
- 1. 需要因素24-25
- 2. 利益因素25-26
- 3. 认知因素26-28
- 4. 道德情感因素28
- 5. 道德活动因素28-29
- (二) 道德客体的影响29-32
- 1. 道德体系的影响29-30
- 2. 作为道德客体的人的影响30-32
- (三) 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32-35
- 1. 政治因素32-33
- 2. 经济因素33-34
- 3. 文化因素34
- 4. 社会因素34-35
- 三、 当前道德主体间和谐性存在的问题35-40
- (一) 个体主体的和谐性存在的问题35-37
- 1. 个体自身在和谐性方面存在的问题36-37
- 2. 个体与其他个体间的和谐性存在的问题37
- (二) 群体主体间和谐性存在的问题37-39
- (三) 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间的和谐性存在的问题39-40
- 四、 道德主体间和谐性的构建路径探析40-47
- (一) 构建和谐的社会伦理秩序40-41
- (二) 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主体性41-44
- 1. 充分发挥个体道德主体性42-43
- 2. 充分发挥群体道德主体性43-44
- (三) 重视道德客体的反作用44-45
- (四) 构建和谐的道德运行机制45-47
- 结语47-49
- 注释49-53
- 主要参考文献53-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57-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宁;李历红;;中西传统和谐观之比较[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夏伟东;论道德主体[J];道德与文明;1989年05期
3 张荣,李喜英;道德主客体与“以德治国”[J];道德与文明;2002年02期
4 张宜海;;和谐文化的四个层面[J];道德与文明;2007年02期
5 马永庆;肖霞;;集体主义原则的公正性探析[J];道德与文明;2010年02期
6 肖映胜;;个体和谐的基本内容探讨[J];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05期
7 刘光;论和谐概念[J];东岳论丛;2002年04期
8 刘长明;;和谐:一种新的价值视阈[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9 周恩荣;付娟娟;;德性伦理学视野下的和谐社会建设[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李殿斌;简论和谐范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芸;和谐道德教育的实现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04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104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