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生态自然观: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基础

发布时间:2017-10-27 22:01

  本文关键词:生态自然观: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基础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自然观 环境伦理学 自然生存 人工(技术)生存 生态(绿色)生存


【摘要】: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展现了伦理学研究的新视域,实现了伦理学从人际伦理学向自然伦理学的重大拓展。但当前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是缺乏深厚的哲学基础性思考,有必要从哲学上阐述这种转折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环境伦理学的关键是处理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矛盾。人与自然的关系说到底取决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和诉求,这正是哲学自然观的核心问题。因而,自然观应该成为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基础,为其不同原则和理论进行鉴别、比较和分析,提供更根本的哲学根据。自然观与人的生存方式是相互作用的。自然观是人的生存方式的反映,是在最高哲学观念上对人的生存方式的认知。人类经历了自然生存、人工(技术)生存,正在走向生态(绿色)生存,自然观也相应地从天然自然观、人工自然观转向生态自然观。哲学观念的超越性和前瞻性,又可以为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 环境伦理学 自然生存 人工(技术)生存 生态(绿色)生存
【分类号】:B82-058
【正文快照】: 环境伦理学是在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且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渐成为全球共识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以人对环境的道德责任为研究对象,是关于人类所有涉及环境的活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等)的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研究领域。环境伦理学应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玲;从人工自然观到生态自然观[J];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志军;朱熹与图斐利理性主义特色的确认与比较——兼论“李约瑟难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王亚军;宋佳;;论徽商的“好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梅晓娟;周晓光;;利玛窦传播西学的文化适应策略——以《坤舆万国全图》为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贾毅平;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及其当代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5 郑军;明清鼎革与中国古代科学近代化进程的中断[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6 陶新宏;;老子生态智慧的特点及局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周瑞玲;;中西方管理差异的文化根源探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8 郝书翠;;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J];滨州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谭宏姣;张立成;;古汉语植物词“咾冬”名实辨[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10 邹平座;价值理论的新发展——自然主义价值观[J];财经研究;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佳;;用理性来反思理性——从“科学研究对自然观假定”理解费耶阿本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王冰雁;;大宋的科技为何在当时能够叫响世界[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王洋;;李时珍、林奈在动植物分类上的比较[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赵培军;王国领;;科学审美视域下生态自然观[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王续刚;;人工自然视野下的和谐社会审视[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6 田进文;徐向青;尉小慧;;论重新发现细胞是中医学理论发展的必由之路[A];2002中医药博士论坛——中医药的继承、创新与发展[C];2002年

7 田孟华;;略论司法能动和解的限度[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8 杨威;;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中西医结合路径探讨[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文杰;旅游干扰驱动下草原景观格局演变生态效应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3 赵伟;广义科学哲学视野下中医本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郭萌;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超;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程艳萍;中国传统家具造物伦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赵伟;广义科学哲学视野中医本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詹丽;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范世涛;技术创新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10 郭斯萍;人性的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幸;试论公权力的规范运行[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于楠;论公权与私权之间的平衡[D];山东大学;2010年

3 石正涛;论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培育[D];河南大学;2011年

4 李继富;叶适功利主义思想述评[D];西南大学;2011年

5 朱慧;近代上海医业道德与医患纠纷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6 孙振;先秦科技思想对现代化建设的启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景志强;郭雪波生态小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李明星;中国绘画中建筑画法的演变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单麒蓉;斯诺的两种文化观[D];湘潭大学;2011年

10 何新莲;李贽自我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盛华;从生态自然观看现代科学认识的悟性内蕴[J];青海社会科学;1993年02期

2 王国聘;探索自然的复杂性——现代生态自然观从平衡、混沌再到复杂的理论嬗变[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3 刘波永;;生态自然观与现代绿色设计[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8年02期

4 赵铭毅;;论生态自然观[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5 吴鼎鼎;;从解释学视角解读生态自然观的人本意蕴[J];文教资料;2009年24期

6 赵玲;自然观的现代形态——自组织生态自然观[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7 罗丹;;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影响[J];文学教育(中);2010年03期

8 张丽荣;;树立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生态自然观[J];生态文化;2014年03期

9 杨昌军;;从人之本质看生态自然观内涵重构的必要性[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年05期

10 孙涛;;中国古代生态自然观阐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亚娜;;俄罗斯生态自然观的发展历程及自然资源保护政策[A];“科学发展观与建设沿海强省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英;;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初探——读《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3 张明国;;生态自然观:面向生态危机的新自然观[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赵培军;王国领;;科学审美视域下生态自然观[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大俊 庄道永(河海大学);生态自然观:现代水利的发展理念[N];中国水利报;2009年

2 侯远长;树立生态自然观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博士生 林冬子;道教的生态自然观[N];中国民族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康宁;协同进化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建构[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宗小楠;生态自然观的内涵与意韵[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3 郭丽仙;马克思自然哲学中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在中国的当代价值[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苏慧;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5 刘真真;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在中国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D];新乡医学院;2013年

6 周新兴;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价值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文;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吴W,

本文编号:1105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105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7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