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中国大众传媒的伦理道德现状及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09-18 09:02

  本文关键词:中国大众传媒的伦理道德现状及建设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师范大学》 2011年

中国大众传媒的伦理道德现状及建设的思考

关宏健  

【摘要】: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媒介社会,接触媒介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有人甚至将接触媒介活动称作是人们生活中一日三餐以外的“第四餐”。现代人们已经不知不觉地生活在由大众传播媒介编织的一张巨大的网络之中。它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引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大众传媒还成为了能够影响社会秩序稳定和国家发展所需的和谐环境的舆论工具。 在这个社会中,虽然媒介给我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与更丰富的信息,但它并没有因此而造就了一个完美的世界。媒介崇拜论者认为媒介无所不能,可事实证明事情远非如此,大众传媒随着市场化的改变和在受众生活中地位的提升,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惨烈的竞争必然会使竞争对手不择手段,许多媒体打擦边球,一些涉及媒体责任、传媒道德的事件屡见不鲜,批评声四起。针对传媒活动的失范现象包括屡禁不止的假新闻、侵犯隐私权、著作权、新闻广告、有偿新闻、以及网络上风行的人肉搜索、网络暴民现象等等,已不断有学者和业界人士写文章抨击大众传媒的伦理道德观。同时,国家广电总局也没有停止规范传媒市场的秩序。 我国的大众传媒活动中伦理失范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它自身的公信力,也对社会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更深。大众媒介伦理道德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因此,我们不得不回到上世纪20年代初提出的报刊的社会责任论,思考这个经典理论对如今的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对大众传媒活动中的典型伦理失范现象进行举例分析,得出传媒伦理建设的必要性结论,并试图从四个维度来思考大众传媒的伦理建设问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20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卉;;关系模式中的中国新闻伦理问题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郑根成;潘会贤;;论传媒伦理的必要性[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李爱芹;大众传媒与青少年成长——“青少年媒体接触现状”问卷调查报告[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4 王泽华;新闻价值规律与市场经济[J];河北学刊;1995年03期

5 郑根成;;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6 谭平剑;;论传媒的道德责任[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郭克宏;不良社会新闻受众心理分析及引导对策[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任蕾;我国新闻娱乐化形成原因探析[J];兰州学刊;2003年04期

9 艺丹;马建文;;论公危事件新闻报道的失范[J];社会科学家;2010年06期

10 张亮;;传播尊严:媒体向上的阶梯[J];新闻实践;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力丹;[N];学习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根成;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他者伦理视域中的当代人际和谐建设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谢树放;;试谈儒家之中、仁、和及三者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纪进;徐雄杰;;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之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李明毫;;“情感真人秀”类型电视栏目的兴起及发展进路[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刘黎明;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工作[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6 刘丽;;关于美国新闻集团化背景下对新闻独立的反思[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张传文,张红;试论道德与法律的矛盾运动——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分析对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滕瀚;汪保根;蒋书祥;;中国农民道德行为调查报告[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闻娱;;论作为整体的现代媒介艺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陈新平;;消息源匿名的道德冲突与化解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芮英;;国内外博物馆少儿网站分析与展望[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2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胡蓓蓓;;结构与圈层:媒介文化视域中流动的“话语空间”——从“黄山门”事件进展引发的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于文秀;;第三种大众文化理论——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曹国新;;旅游软实力:旅游业本土意识与国际营销的理论基础[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6 陈航行;王旭瑞;;陕西网络媒体发展与公众关系调查报告[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郭彦朋;李思遥;;探析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蒋冬青;;新媒体对政府舆论监督的影响与引导策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吴琳;;网络政治学视域下虚拟社会管理实践机制探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靳明;我国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青;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曲万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思童;从受众探析中国纪录片发展范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正东;中国摔跤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张海亮;竞技武术的诞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方敏;“功夫王”赛事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丁一吟;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大众传播学解读[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李闻莺;当前我国体育新闻伦理学术研究的现状与思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定庆;试论编辑道德滑坡及其对策[J];编辑学报;2001年02期

2 杨晓鸣,蒋保纬;论网络出版的伦理道德问题[J];编辑学报;2001年05期

3 刘年辉;;利益博弈与身份呈现——媒介组织作为经济组织的可能性与约束条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黄耀红;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J];出版科学;2005年01期

5 常卫东;李成榕;;电视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J];新闻采编;2006年03期

6 鞠健夫;我们在“娱乐”什么?——关于娱乐化新闻的理性思考[J];传媒观察;2002年09期

7 张立伟;都市报经营策划[J];当代传播;2001年05期

8 蔡春影;大众传媒的文化角色[J];当代传播;2001年06期

9 黄和节,陈荣美;新闻娱乐化:形式与功能的错位——对当前新闻娱乐化倾向的新探索[J];当代传播;2002年05期

10 刘阳;电视娱乐节目媚俗化现象探因[J];当代传播;2005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顺铭;新闻价值理论研究在中国[D];四川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贵山;关于建立电视观众学的思考[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陈力丹;;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传媒的责任与作用[J];声屏世界;2006年03期

3 马辉;马丽;;论大众传媒伦理道德的尺度[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张华;;大众传媒中80年代生人形象成因分析[J];新学术;2008年04期

5 陈帅帅;;新时代文化下的大众传媒[J];现代商业;2009年02期

6 周晓星;;大众传媒冲击下的职高德育课教学初探[J];中等职业教育;2011年10期

7 邱兆玲;;大众传媒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作用[J];新闻传播;2011年08期

8 裴显生;夏文蓉;孟健;;当前“媒介大战”的传播学思考(下)[J];视听界;1993年05期

9 颜春峰;浅析西方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J];声屏世界;1996年09期

10 金浩;调整自己 走出低谷[J];视听界;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云;邓敏;;论现代大众传媒的八大德育功能[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玮;;大众传媒与俄罗斯语言文化的变迁[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晓非;;大众传媒对大众心理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红秀;;新世纪文学与大众传媒[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金娟;彭望清;张流祥;邝海沙;;医院与大众传媒合作树立形象初探[A];第十九届全国肿瘤医院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纪新青;;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与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7 孙玮;;以大众的名义——当前大众传媒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8 范玉吉;;完善传播立法 构建和谐社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9 王丹;;大众传媒与性别塑造[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何晶;;中国大众传媒对本土中产阶层的话语建构现象初探[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茂金;[N];中国艺术报;2006年

2 林永胜;[N];中国国防报;2000年

3 姜红;[N];中华新闻报;2007年

4 哲学所 孔明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5 濮端华;[N];中华新闻报;2008年

6 佟贺丰 刘润生 武夷山;[N];科技日报;2006年

7 田丽娟 李晓玲;[N];中华新闻报;2006年

8 向晓薇;[N];中华新闻报;2007年

9 孙桦;[N];中华新闻报;2008年

10 张明巍;[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2 龙运荣;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3 梁庆婷;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罗乐;大众传媒体育再现中的赢利创新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5 邓庄;城市化进程中的大众传媒[D];武汉大学;2010年

6 叶晓滨;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7 刘卫军;我国职业体育与大众传媒互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金苗;大众传媒与非战争军事行动互动传播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廖宇翃;大众传媒对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钢;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及其SDL学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沈建松;论大众传媒与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河南大学;2009年

3 马守敏;大众传媒中的性别岐视[D];郑州大学;2000年

4 李爱芹;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对策[D];河海大学;2003年

5 王静;传媒文学批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鲍枫;运用广告符号学探究英国电视广告[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代婷婷;中西传媒政治沟通比较[D];武汉大学;2005年

8 刘彬;大众传媒的融合发展对公共政策参与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文棣;大众传媒与西部农村现代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易立新;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大众传媒的伦理道德现状及建设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7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17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f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