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利益保障制度的伦理学反思——基于三大伦理学派对利益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民族旅游利益保障制度的伦理学反思——基于三大伦理学派对利益的分析
【摘要】:在民族旅游发展过程中,利益保障制度的缺失或是不合理已成为利益冲突频发却又不能得到合理、彻底解决的根源。全面了解三大伦理学派对利益、利益主体、利益冲突、利益协调的阐释,对于构建和调整民族旅游利益保障制度有深切意义。
【作者单位】: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立项项目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保障制度系统研究——以三江程阳景区为例(201106LX832)
【分类号】:F592;B82-05
【正文快照】: 合理的利益制度对于利益主体的界定、利益界限的划分、利益冲突的协调起着正向积极的作用,反之,会引起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矛盾。为此,文章从利益制度的基础——伦理学入手,通过比较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客观功利主义伦理学、主观功利主义伦理学三大伦理学学派对利益的分析,从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敏;王世新;刘武;;新农村建设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2 高倩;段利强;;城市化之中的失地农民利益保障探析——以浙江省为例[A];秩序与进步:浙江乡村社会巨变历程与经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沅之桑;火车票“不涨价”与公共利益保障[N];团结报;2007年
2 程永康 向斌;樟树健全利益保障机制促社会和谐稳定[N];宜春日报;2009年
3 太原社会科学院 程劲松;构建我国失地农民利益保障体系[N];太原日报;2011年
4 中共新乡市委党校教授 吕军书;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的途径分析[N];新乡日报;2007年
5 陈明星;“公司+农户”模式中农户利益保障的可行路径分析[N];农民日报;2007年
6 记者 卢银;从“风险保障”到“利益保障”[N];盘锦日报;2008年
7 李国强 闫宗科;承德县“三年大变样”群众利益保障措施四到位[N];承德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小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群众利益保障机制建设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2 李曼;民办高校合法经济利益保障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付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4 刘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龚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发展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君;延平区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7 王畅;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董恒宇;征地拆迁过程中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史娟;快速城市化地区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机制及关键政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10 左燕钢;农民居住集中化过程中的农民利益保障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83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183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