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试论梭罗与爱默生人性观的异同

发布时间:2017-11-14 06:23

  本文关键词:试论梭罗与爱默生人性观的异同


  更多相关文章: 梭罗 爱默生 超验主义 善恶同体论


【摘要】:超验主义的人性观对美国清教主义的性恶论形成极大的冲击,为美国式个人主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爱默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晚辈的梭罗吸收了爱默生的人性观,但又在善恶二元论上持有不同的见解,如果追根溯源,将不难发现二人与基督教传统神学之间的不同归属关系。
【作者单位】: 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B82-061
【正文快照】: 在美国文化发展史上,肇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超验主义运动对建国后美国文化的兴起与繁荣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今天看来,超验主义的最大功绩就是对殖民时期的清教主义传统进行了清算,并进而催生了乐观自信、以追求独立自由和个体价值为核心的个人主义这一美国文化的核心理念。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徐海香;;人性之光——霍桑在《好小伙布朗》中对人性的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3 苏葆荣;;《恶之花》救赎观的宗教文化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4 向燕;;从财产到隐私——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保护重心之变迁[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5 胡铁生;美国革命时期政治哲学背景论略[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6 张鹏;;莎士比亚戏剧的价值观与人性解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7期

7 尹燕姬;;鬼故事小说的另一部杰作—《螺丝在拧紧》[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8 苏理华;张华;;试论爱伦·坡短篇小说《泄密的心》的恐怖效果[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1期

9 万东;;试论约翰·亚当斯的分权制衡思想[J];巢湖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季峥;;《诺顿美国文学选集》中的思想轨迹[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碧;;清教主义与美国公共教育制度的起源[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安乐;;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精神图式关怀——丁方及高氏兄弟九十年代艺术的个案研究[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3 谭长贵;;中国和平崛起的灵魂所在是思想崛起[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隋刚;;爱默生创新理念的现实意义:灵性、德性、创造性[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安希孟;;“有”还是“无”断想[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七辑[C];2008年

6 赖敬兴;;论战中的“火花”——教父爱任纽对基督信仰的理解[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辑[C];2009年

7 肖超;;不虔的希律,你为何畏惧——1517—1520年马丁·路德的礼仪观念[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辑[C];2009年

8 宋传民;;宗教与文学研究的图式——读法雷特《建构一种基督教文学理论》[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辑[C];2009年

9 吴广成;;试论阿奎那的上帝观[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二辑[C];2011年

10 汪咏梅;;C.S.路易斯论对上帝和天国的渴望[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三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晓佳;帝国秩序的重建[D];南开大学;2010年

3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日元;公元4至9世纪拜占廷帝国基督教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康英;凯撒利亚的尤西比乌斯及其《基督教会史》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7 罗昔明;消费主义视域下经典的生成与延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瑞华;美国20世纪的清教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梁建东;埃德蒙·威尔逊的文学批评研究(1914-1950)[D];苏州大学;2011年

10 李晓敏;科拉科夫斯基宗教理论及现代性反思[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华;论施莱尔马赫宗教思想的浪漫性[D];湘潭大学;2010年

2 余雪玲;重返伊甸园[D];南昌大学;2010年

3 施志杨;政治笼罩下的宗教纷争[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丁双梅;圣经原型视阈下的《哈姆雷特》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卓然;丹尼尔·韦伯斯特的国家主义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燕;基督教教会对欧洲中世纪大学教学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龙晓华;童工:儿童,,还是工资劳动者?[D];河南大学;2011年

8 梅振铎;《李尔王》的生态叙事消极体验[D];西南大学;2011年

9 隋海玲;叔本华“意志”概念中的印度宗教与基督教因素及其两者之间的联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佩佩;潘恩思想对18世纪末英国工人运动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84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184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a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