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土瑶生态伦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8 07:10

  本文关键词:土瑶生态伦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土瑶 生态伦理 困境 传承


【摘要】:土瑶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仅在贺州市才有的一个瑶族支系,目前土瑶人口有7000多人,他们分散居住在延绵一百多公里的大桂山脉6个行政村的24条山冲境内。土瑶同胞在长期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伦理智慧。在现代文明浪潮的冲击下,土瑶仍然是一个生态伦理文化保留较多的,或者说是其生态伦理的原生态改变较少的民族,是研究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较为理想的参考对象。本人通过文献研究和深入土瑶聚居区进行实地调查,多方位对土瑶生态伦理进行梳理和研究。挖掘内含于土瑶同胞生产、生活方式和生育、丧葬礼俗及民间信仰中的生态伦理,归纳其基本特征,分析其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接着概括土瑶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分析其传承与发展面临的难题,最后探索土瑶传统生态伦理传承与发展的合理途径。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对土瑶生态伦理的研究,有助于开拓生态伦理学的研究范围,丰富瑶学研究领域;从现实意义来说,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强化土瑶同胞生态保护意识,能够为土瑶地区乃至广大民族地区开发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建议,为当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范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一些认识:第一,土瑶人在长期与大自然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可持续发展、适度获取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形成了顺应自然、自然均衡和谐的生活方式,形成了注重生命、与自然合一的婚丧礼俗以及敬畏、爱护和顺应自然的宗教信仰。第二,土瑶生态伦理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和宗教性的特征。第三,土瑶生态伦理是土瑶人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是土瑶人谋生智慧的结晶,宗教信仰是土瑶生态伦理形成的重要因素。第四,在生态文明建设时代背景下,土瑶生态伦理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模式借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必须从该民族、该地区的实际出发,应该充分保护和利用少数民族的优秀理念和自然资源优势,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第五,当前形势下,土瑶生态伦理面临因客观环境的变化导致生态意识的减弱,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面临文化传承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矛盾等难题。第六,有效传承与发展土瑶生态伦理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夯实传承的物质基础;需要完善土瑶公共文化设施,搭建、拓展土瑶生态伦理传承的平台。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0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俊敏;知识经济时代与生态伦理研究[J];软科学;2000年03期

2 田秀云,张冬梅;生态伦理原则探微[J];社会科学论坛;2000年12期

3 王泽应;论道家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王风先;论生态伦理的新内涵[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彭家斌;生态伦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功能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6 王琪;企业生态伦理的时代价值[J];理论学刊;2001年04期

7 朱晓华,张贵祥;生态伦理的建构及其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探讨[J];人文地理;2001年03期

8 张焕明;生态伦理:学科反思与遵循原则[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6期

9 熊小青;浅谈生态伦理中人的主体性[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王风先;生态伦理建设的几个问题[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生;罗艳梅;;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公众生态伦理教育研究[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泽;;把生态伦理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基础[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3 王立宽;;构建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伦理[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嘉;;简论儒家生态伦理及其现代价值[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王志捷;;儒家生态伦理的特色与合理性[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6 卢武强;;生态伦理与小康建设[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吴春红;余超波;;重塑生态伦理 建设生态文明[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李睿璞;卢新海;喻燕;韩t,

本文编号:1233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33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0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