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思想研究30年
本文关键词:“博爱”思想研究30年
【摘要】:关于"博爱"的内涵,存在着中西两种诠释观,中国的"博爱"就是仁爱、互爱、爱己,西方的"博爱"多偏向于人生修养和宗教关怀。博爱与仁爱相比,既有东方哲学的智慧,又有西方思想精华。与兼爱相比,兼爱是一个比较老的概念,它是墨家思想的核心,而博爱思想被不断诠释,具有很强的时代精神。当代的博爱思想,是一种被赋予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时代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哲学系;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B82-092
【正文快照】: 博爱一词,古已有之,《孝经·三才章》曰“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解释说“左右就养无方,谓之博爱。”[1]283中国文献中所指的博爱,大致都是人对人的一种情感态度,主要指广泛地爱一切人,特别是对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宁;;韩愈“博爱之谓仁”说发微——兼论韩愈思想格局的一些特点[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年03期
2 张晓林;;灵魂与博爱——基督教如何影响了谭嗣同《仁学》“仁”概念[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3 向世陵;辛晓霞;;儒家博爱观念的起源及其蕴含[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4 杨华祥;试析宗教伦理中“爱”的范畴[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唐军;吴舒娟;;博爱与仁爱:东西方语境下“爱”的释读——以《圣经》和《论语》为例[J];学术界;2013年11期
6 向世陵;;兼爱、博爱、一气与一理[J];中国哲学史;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齐天;;说仁[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唐军;吴舒娟;;博爱与仁爱:东西方语境下“爱”的释读——以《圣经》和《论语》为例[J];学术界;2013年11期
3 陈勇;秦中亮;;钱穆与《先秦诸子系年》[J];史学史研究;2014年01期
4 刘成国;;论唐宋间的“尊扬”思潮与古文运动[J];文学遗产;2011年03期
5 周俊超;;评传特征考察——以《胡适评传》为例[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年05期
6 李记芬;;荀子“思慕”论——兼与关爱伦理思想比较[J];伦理学研究;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景熙;;德教五教同宗论与中外文化交流[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德华;爱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钟小明;朱熹仁学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倩倩;尼布尔神学人性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张维维;宗教教育与传播方式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韩德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社会救助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周玉梅;基督教伦理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胡激;“兼爱”与“仁爱”、“博爱”[D];苏州大学;2009年
6 牛红霞;先秦时期“爱”的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郭进萍;红十字文化在华传播研究(1874-1949)[D];苏州大学;2013年
8 胡亚娟;古今“仁”观结构的质性分析与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9 赵军;春秋时期晋国战争史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艳;洪亮吉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士仁;;伊斯兰的仁爱观——兼及与儒家伦理的比较[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2 杨华祥;试析宗教伦理中“爱”的范畴[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秋爽;魏红华;;探析《查尔斯·兰姆散文集》中的博爱精神[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6期
2 张艳华;;百姓话题欧洲离我们有多远[J];时代文学;2000年05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凤麟;;论孙中山的博爱观[A];中国近代(第十七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雷;让城市闪耀博爱之光[N];中山日报;2008年
2 赵伟 罗纯;博爱精神是香山文化核心因子[N];中山日报;2006年
3 德易;奉博爱石祺昌 煜人类崛和平[N];中国国门时报;2012年
4 张薇 张晓旭;在博爱教育中感受生命的力量[N];中国教师报;2007年
5 苏小红;万民欢歌一路春风扬博爱[N];中山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徐华 马培贵;丛飞精神:永恒的博爱精神[N];深圳特区报;2006年
7 中共福建省委常委 副省长 省红十字会会长 陈桦;传承博爱 共建和谐[N];福建日报;2011年
8 王慧慧;弘扬博爱精神构建和谐安徽[N];安徽日报;2007年
9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 赵伟 万毅 实习生 江泽丰;让我们与爱同行[N];中山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赵伟 罗纯;香山文化中的博爱精神[N];中山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辛博聪;现代法的博爱之维[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a\株;《撒哈拉的故事》中的博爱精神与审美价值[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47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247754.html